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总结>十一五【已归档】
索引号: 592878027/2024-97224 组配分类: 十一五
发布机构: 区府办 发文日期: 2024-12-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24- 12- 02 09: 06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越城教育内涵化、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根据《中共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委关于推进“和谐越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现就加快推进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过去五年我区教育发展主要成就

过去五年,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优化,教师素质明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一)各类教育取得新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浙江省教育强区、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绍兴市首批特色教育先进区。全区提前三年实现高普九乡镇“满堂红”,省级教育强镇创建率达100%,33%的乡镇成为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2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6.6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9.32%;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结业率达95%。

(二)办学条件实现新提升。撤并学校15所,新(扩)建学校20所,小学校均859人,比2001年增长49.39%,初中校均1606人,列全市之首;19所学校成功创建省“万校标准化学校”。全区小学、初中生均校舍占地面积比2001年分别增长27.34%和10.75%,生均建筑面积比2001年分别增长28.88%和20.50%,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比2001年增长24.70%。中小学计算机总量比2001年增长97.59%,学校校园网数量比2001年增长288.9%;中小学图书藏量相比2001年增长52.44%,体育、音乐、美术、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等方面的器械配备达标数均达100%。

(三)教育品牌得到新延伸。按照“品牌经营、社会融资、国有民营”的办学机制,2002年成功创办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在此基础上,2005年建成鲁迅幼托中心,并迅速成长为绍兴地区幼儿教育的示范窗口。积极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2006年组建绍兴市区第一个教育集团(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有效发挥优质资源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积极探索“名园办分园”的连锁办园新路,先后成功创办3所分园,优质幼教品牌得到不断拓展。

(四)城乡统筹呈现新面貌。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成立全省首个农村新课程改革服务团,城区名优教师深入农村开展教育咨询活动。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东湖镇成功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加大帮困助学力度,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资助扩面”和“爱心营养餐”工程,2005年起实施全国首创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绿卡”制度,相关工作曾在中央及省电视台播出。

(五)区域教育凸显新内涵。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2所学校成为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际象棋、信息技术、艺术、科普、环保等特色教育在省内有较大影响,涌现出丁亦昕、黄莫非等一批世界和全国级的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小戏《早读》荣获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探索建立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建立区级早期教育指导中心、30家社区早教基地、5个社区早教指导站和4个农村早教示范点。社区教育不断深化,“学校放假,社区开学”这一亮点被誉为社区教育的“越城模式”。

(六)队伍素质得到新提升。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绍兴越城教师发展学校,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的高学历比例提高到53.15%、80.17%、76.69%,比2001年分别提高57.29%、49.8%、49.3%。“名师名校长”工程不断深化,全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6人、省特级教师6人、省教坛新秀9人、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2人、省“教改之星”金奖6人,以及一大批市、区级优秀先进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二、2007—2011年我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紧紧围绕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精神立区、经济强区、开放兴区、环境优区、文化活区”战略,以统筹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为动力、教育创建为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起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并富有越城特色的教育体系,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2007年至2011年,全区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2009年底前,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保持省教育强区称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示范城区建设,做教育名城建设的排头兵;到2011年,争取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全区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各地市同类城区的前列,建立基本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越城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发展,把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建成“体系完善、内涵深厚、队伍一流、发展均衡、全面优质、优势明显、人民满意”的具有一流教育水准和影响力的教育强区、教育名区。

具体目标为: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以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巩固提升高标准“普九”成果。到2011年,争取成立4-5个教育集团,迅速提升新建及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加大学校网点调整力度,城区再撤并完小4-5所,乡镇再撤并学校9-10所。按省颁标准新建中小学3-4所,完成城南区域配套小学建设和皋埠镇中的异地新(扩)建。到2010年,争取100%的乡镇创建成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95%以上的校园达到“省万校标准化学校”要求,100%的学校实现运动场地塑胶化,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切实保障受教育率,小学入学率、升学率和初中入学率继续保持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同步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在100%。

——大力加强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体系,适当扩大市区幼儿园网点规模。大力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加快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农村合格幼儿园创建和中心村幼儿园建设。到2011年,新(改)建较大规模的品牌幼儿园2-3所,全区镇中心幼儿园示范园创建率达100%,城区90%的幼儿园达到市二级以上标准;全区省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农村合格幼儿园创建率达80%。进一步理顺幼托一体化管理体制,将幼儿教育向低龄化延伸,进一步构建起0至5周岁学前教育体系。力争全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保持100%,0至3周岁受教育率达90%以上,家长早教知识普及率达95%。

——积极深化社区教育。延伸学校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休闲教育和老年教育,重视现代人的终身发展和学习需求,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多样化和非职业化。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开展评估促进工作,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积极挖掘利用市、区两级社会教育资源,在全区六大教育基地基础上,再开发若干个二级教育基地。以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以市民学校为落脚点,构建以国民教育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市民教育工程为主要载体的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逐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型、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到2011年,建成区域性成教中心1个。切实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达80%以上。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巩固和深化区域教育特色培育,在创建成绍兴市特色教育先进区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争取到2009年前,30%的学校创建成绍兴市特色学校。注重区域精品学科建设,培育一批有示范作用的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创建越城特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资源开放,通过优化和重组,扩大并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实行优势互补,鼓励实行开放式办学;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越城教育与国内外教育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确保通过浙江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复查评估;加强与市本级的协调,积极争创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示范城区。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和经费保障机制,到2008年前建成区域性教师培训中心。到2011年,省特级教师、省名师、名校长、省教坛新秀等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家占在聘教师的3.1%,市级学科带头人、市教坛新秀、市优秀青年教师占在聘教师的6.2%。到2011年,教师学历的整体水平在全市领先:全区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争取全部实现100%,幼儿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水平达65%,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水平达85 %,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水平达80%。

(三)重点工作

2007-2011年,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教育重点工作为( 规划表附后):

1.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在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成功创建的基础上,逐步成立北海小学、元培幼教、树人小学、塔山小学、东风幼教等5个教育集团(总校),以进一步发挥优质资源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

2.争创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示范城区。加强协调,与绍兴市教育局一起共同争创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示范城区,提升城区义务教育整体水平。

3、创建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继东湖镇成功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之后,争取鉴湖、皋埠两镇创建成功。

4、深化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按照省政府要求,确保全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学生生均食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1平方米和3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资助人数比例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倍;并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对全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5、推进城乡教育帮扶结对工程。建成区域性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百名名师进完小、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及校际项目结对合作,实施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委员会”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6、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第二轮名师名校长工程实施意见》、《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名师工作室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名优教师动态管理办法》、《特级教师管理办法》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规范教师流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7、扎实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幼托园所,撤并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及文体设施建设。

三、推进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切实抓好“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区政府要落实发展教育事业的职责任务,适时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统筹调控。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全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切实加快我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

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要适应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切实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的支出比例,将教师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经费等全额纳入预算,足额安排,确保义务教育投入和学校正常运转。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捐资办学。

(二)强化统筹,着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力争到2011年,100%的乡镇创建成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全面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

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与此同时,全面实施农村完小建设工程,开展示范性完小创建活动,促使农村完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积极推进新一轮教育网点调整。根据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调整学校网点,不断提高规模效益。要坚持建并结合,加快标准化校(园)舍建设步伐,不断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

(三)改革创新,实现办学体制新突破

稳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适时开展“名校教育广场”的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集团化、连锁化为手段,以公办名校为主体的“名校(园)+新校(园)”或“名校+弱校(园)”的发展模式,带动相对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向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整体提升区域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层次,拓展优质教育办学半径。

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积极鼓励民办教育,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政策扶助力度,积极引进社会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教育为补充;学前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园为示范,民办教育为主体。

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学校领导、管理、治学体制,明确学校举办者、管理者与办学者各自的行为规范和权限,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管理、严格管理、从严治教和学校依法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加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领导和管理,努力探索引入市场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学校建设。

(四)提升内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首位意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反毒品教育。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组织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课程改革。规范和加强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真正做到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积极构建市、区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机制,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加强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深入调研,加强督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创新思路,拓宽领域,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发展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办学经验。总结提升区域特色教育,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从办学理念到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等方面初步形成学校自身独特、稳定的特色。继续抓好省示范性学校、省标准化学校、各级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绍兴市特色学校等的创建活动,营造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

(五)加快建设,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以提高职业道德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和经费保障机制,建好教育培训基地。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开放式的后备校长遴选、培养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教师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新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名师名校长”工程。

不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实行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强化岗位聘任,加强岗位管理。深化结构工资制改革,拉开分配档次,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加大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力度,进一步建立“市区—农村”及名校与普通学校教师的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师资的进一步均衡。

重视和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努力做到教师收入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

附件:2007-2011年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教育重点工作(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越政发〔2007〕21号教育十一五.doc       

信息来源: 区府办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