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力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131”产业体系,深化服务业“1616”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一是加强项目招引。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贯彻“1+5+13”招商体系,统筹辖区资源,强化多方联动,以国商大厦、大悦城、八佰伴、越王城等商贸综合体以及重要街区、各类台门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形成“一体多强”的商业格局。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深化项目攻坚,突出“围绕项目转、盯着项目跑、聚焦项目干”,积极推动“越幸福”医养综合体、“震元春晓”TOD、绍兴剧院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帮助协调金秋木业展馆、希尔顿酒店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力以赴推动地铁4号线府山段、府山?焕新、王羲之纪念馆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三是推动创新升级。围绕构建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鼓励支持越地园区进一步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加快建设府山服务业产业孵化园区(创新中心),搭建黄酒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平台,加大青年创客等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聚集。
(二)聚力聚焦城市高品质建设,绣花功夫绘制古城新画卷。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以保护传承利用为原则,坚持以文铸魂、突出为民导向,做好社景融合文章。一是推进古城微更新。以“政府引导、协商共建、依法依规”为原则,持续推进学士坊传统民居区微改造试点,启动实施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和八字桥历史街区原真性有机更新项目。在“最小干预、最大保护”的原则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二是推进城市精治理。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五水共治”找巡查挖等专项行动,以更大力度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迭代清洁城市“410”行动,深化“马路办公”“古城大扫除”等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城市精细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向精细、从传统向科技、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三是推进街区新提升。以古城申遗为牵引,以建设全省古城保护传承示范区为目标,推进“仓桥经验”提质扩面,完善提升书圣故里、西小河、八字桥等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用足用好“两新”政策,培育壮大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聚力组织“越”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力提升小吃、茶饮等特色街区的业态活力。
(三)聚力聚焦民生高标准保障,用心用情做好群众贴心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所愿的事变成政府所干的事,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服务场景再优化。聚焦“一老一小”,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的建设和运行,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力度,全方位打造养老、托育服务新场景。改造提升街道级便民服务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进一步深化网格驿站建设,推动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二是服务项目再深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收集民声、听取民意,加大教育、医疗等保障力度,把办好、办实民生实事作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抓手,以实干实效托起群众幸福。三是服务力度再强化。优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加强低保动态管理与救助力度,确保各类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做到精准救助。持续深化96345便民服务体系、扩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
(四)聚力聚焦治理高效能提升,共建共享夯实发展基本盘。以党建引领下的“契约化”共建为抓手,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是推进矛盾源头化解。依托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建设,进一步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助推“141”基层治理体系架构进一步迭代,一体推进访源、诉源、警源“三源共治”,推动调解力量融网入格,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二是迭代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推动网格星级管理、府洁物业实体化运作等机制在府山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街道网格管理团队、专职网格员的管理,更好发挥红色物业在助推基层治理、服务居民群众中的作用,使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三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以“1+2+2+X”立体应急消防格局为重要依托,持续推进消防隐患常态化治理,加强对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三合一”场所等重点区域的安全检查,做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确保安全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