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

图片

济源:探索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逐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发布时间:2021-01-18 | 来源:中原经济网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聚万众之志,发精准之力,全面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2018年济源实现5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2019年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济源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巩固、抓深化、抓提升,补短板、强弱项、防返贫,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逐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形成了一些有益的扶贫模式,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达16203元,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垒好稳定脱贫的“奠基石”
  济源坚持“扶持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贫困群众致富”的总体思路,持续创新举措,探索出了多项产业扶贫新模式。一是“联镇带村”产业扶贫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动力。“联镇带村”产业扶贫项目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利益联结,带动合作社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贫困户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形式,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增加收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确保了贫困户都有一项或多项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提高了带贫承载力,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四条原则”:一是有固定收益,即与济源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确保产业项目有固定收益。合作期限8年,第1—2年收益10%,第3—4年收益11%,第5—8年收益12%。二是反担保,即龙头企业将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作为债权抵押物依法进行抵押登记,为政府投入提供反担保,确保资金安全。三是可退出,即在明确合作期限8年的基础上,约定合同到期后,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双方意愿,可续约、可退出、可转让。四是保本金,即合同到期后,若双方不再合作,龙头企业归还本金,实现扶贫资金的循环利用。根据上述原则,济源示范区确定了阳光兔业、瑞星农牧、丰之源等三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联镇带村”项目。“联镇带村”产业扶贫项目注重龙头企业与镇、村、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收益实现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34个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和2073户708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向阳光兔业、瑞星农牧、丰之源三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入扶贫资金济源示范区“联镇带村”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资超亿元,带动59个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0余万元,为贫困村发展、贫困户致富创收提供“硬”支撑。二是设立“产业扶贫基金”持续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济源示范区创新扶贫形式,设立“携手奔小康产业扶贫基金”,建立起以“市场化、可持续、防返贫”为重点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了2020年脱贫攻坚特殊政策退出后可能出现的“断崖”效应。济源产业扶贫基金于2018年6月设立,通过财政注入、企业捐助、消费扶贫公益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目前基金总额为9420.8万元。产业扶贫基金主要用于贫困村及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产业发展、合作社带贫、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及对产业扶贫、合作社带贫起到带头作用的帮扶企业、合作社表彰奖励等方面。在产业扶贫基金的扶持下,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联镇带村”“旅游+农业”等扶贫模式,极大促进了蔬菜制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共培育蔬菜制种、烟草、林果、旅游、养殖、特色种植等产业扶贫基地50个,旅游产业扶贫带4个,带贫合作社45家。济源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已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创新“消费扶贫”模式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济源大学生扶贫创业园,打造济源消费扶贫市级线上线下展示、销售、直播带货平台。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扶贫产品展销会、韩彦红果石榴文化旅游节、零售企业集中签约仪式等多种活动,帮助销售扶贫产品1000余万元,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解决了疫情带来的扶贫产品销售难题。同时创新出台《济源市精准扶贫LOGO授权使用公益消费扶贫管理办法》,推行精准扶贫LOGO授权使用,授权企业在消费扶贫活动中,自愿根据企业的销售业绩或定额向济源产业扶贫发展基金爱心捐赠,扶贫捐助企业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目前,共36家企业获得授权,捐赠逾百万元。四是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夯实产业支撑。济源作为愚公故里,文旅资源丰富,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村企结对帮扶工程、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程、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培育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程等,大大激发了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催生了一批兴村富民的旅游骨干企业。借助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培育家庭农场、观光休闲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民经营主体,逐步将乡村旅游产业变成农民和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山区培育了4个旅游产业扶贫带,覆盖30余个贫困村;建立了25个农旅融合产业扶贫基地、18个旅游服务驿站;50余个村依托旅游观光农业组建了各类新型农民经营合作社和旅游开发公司等经营主体,解决了一些贫困户没项目、缺技术、不懂管理、不会营销的问题,35个村借力农旅产业实现了脱贫目标,2300余人走上了稳定的脱贫致富路。
  加大政策供给保障,织密贫困群众的“民生网”
  济源示范区通过创新扶贫模式,加大政策供给,保障民生底线,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创新“增孝关爱”扶贫模式,有效提升贫困老人生活幸福感。2017年8月,济源率先在全省推出“增孝关爱”扶贫政策。子女每月单独或共同给每位老人寄存200元(含200元)以上的,政府为每位老人补贴100元;低于200元的,按照50%补贴,走出一条“子女敬老尽孝、政府激励关爱、老人受惠得利”的新路子。2019年底,在济源5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济源示范区将“增孝关爱”扶贫政策适用范围由原来的未脱贫户扩展为已脱贫享受政策户,实现了该政策的延续和扩面。截至目前,济源共为19835人次发放了增孝关爱补贴,累计发放198.32万元。二是创新“六位一体”健康扶贫闭环体系,全面破解贫困群众医疗服务难题。针对济源山区丘陵面积大,医疗卫生设施以及技术人员老化严重、力量薄弱,贫困群众呈点状分布、居住分散、病残率高的这一现状,济源示范区着力解难点、堵点和痛点,将“精准识别、大病专治、签约服务、动态管理、疾病预防、医疗惠民”等6项内容融合成一个体系、形成闭环,纳入到对所有贫困群众全过程、全流程精准服务中,形成集工作推进与评价标准于一身的“六位一体”健康扶贫闭环体系,同时配套推出“三看五问二讲一分析”的“3521工作法”。通过对偏僻镇村延伸医疗健康服务、对边远群众落实上门服务、对贫困村优先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了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100%,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贫困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实现全覆盖,没有出现因病返贫现象。健康扶贫“六位一体”案例荣获中国第二届优秀扶贫案例,也是河南省健康扶贫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三是创新开展“双千双扶”教育扶贫行动,切实阻断教育致贫难题。济源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321所,2019年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1245名,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千名教师结对帮扶千名学生”的教育扶贫模式。“一人一档”确定帮扶对象。开展“访千户、结对行”,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填写《“双千双扶”学生情况登记表》,形成一人一档;“一师一生”建立帮扶对子。鼓励学校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带头参与,每人结对帮扶1名困难学生,全市1245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得到结对帮扶;“一生一案”制定帮扶计划。围绕解决学生思想认识、学业成绩等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帮扶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同时做到“档随人走”,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5年内都有教师“一对一”帮扶。“双扶”即“智志双扶”,建立“一对一”扶智机制,开展免费、高效的课后辅导,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和学困生提高学业成绩,发展综合素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着力办好“家长学校”,交流思想、增进理解。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推动“扶志”教育进课堂,同时在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有意识地设计“扶志”教育环节和内容,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自我立志,自我成才。中国教育报头版对济源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经验进行了介绍。四是率先实行“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切实提升兜底保障水平。自2018年11月起,济源按照“城乡一体、统一标准、精准识别、应保尽保”的原则,实行城乡低保并轨,将农村和城市低保每月标准统一提高到490元,2019年又提至520元,2020年再提至57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居全省前列。认真落实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政策,根据物价波动情况,按时足额发放价格补贴。稳步提升低保覆盖范围,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并将重残范围扩大到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统一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推进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彻底破除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低保二元结构,提高了农村困难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政策保障性收入。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筑牢防止返贫的“防护堤”
  为切实防止返贫致贫,济源示范区探索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变事后帮扶为事前预防和事中帮扶相结合,及时发现返贫风险,落实帮扶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一年的实践,没有发生返贫现象。一是实行“动态化”监测。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等两类人群进行筛查监测。通过民政、残联、医疗、教育、住建等行业部门常态化核查和各镇、村的全面排查,对“两类人群”一对一进行动态监测,对排查出的2019年底470户收入低于1万元的已脱贫户、1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台账管理,实行动态监测月报制度,及时跟踪掌握监测户有关情况。二是抓好“精准化”帮扶。对确实存在返贫风险的,充分发挥产业、就业、小额信贷、消费扶贫、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的作用,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比如,在产业方面,引导“两类人群”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他们通过获得股金分红、劳务工资等增加收入。对边缘户加大小额信贷贴息、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技术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开发“一揽子”保险。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涵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等5项9个险种的“一揽子”保险,财政投入资金454.6万元,撬动了高达10余亿元的保险风险保障。同时投入200万元(按全部农村人口的10%左右约4万人、每人50元每年的标准购买)推出“防贫保”防返贫保险产品,防止出现返贫人口和新的贫困人口。截至目前,已累计赔付112户次,110余万元,通过保险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济源将继续保持攻坚力度,坚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主办: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_办公室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联系方式:0391-6633495        地址:济源市市民之家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