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情
创世文化篇

  在济源市西部,以古邵州(今邵原镇)为中心大约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北依太行、王屋山脉,南临华夏文明摇篮母亲河黄河,是炎黄故土黄土高原向华夏腹地中州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原始人类栖居的良好场所。这里拥有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时期文化和5000年前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历史、地理、人文条件得天独厚。当初,先民走出丛林,刀耕火种,在劳作之余,击壤而歌,面对大自然赋予的独特而美丽的山川风物,他们浮想联翩,引发了对天地怎么来、人类怎么有、天象怎么解、灾难怎么办等诸多问题的臆测探究,经过口口相传,不断丰富演绎,于是就产生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抟土造人、黄帝祭天、神农播谷、大禹治水等中华民族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传说。?

  在这块土地上,能够见到中华创世神话传说的许多原形物:女娲补天的五彩石、银河谷,抟土造人的黄河、黄土、娃娃崖,断鳌足立四极的鳌背山,黄帝祭天的天坛山,大禹治水的八里峡,神农采药的药柜山……让人不得不惊叹:这里是一个神奇的中华创世传说神话园!

目 录

女娲造人补苍天

?

鲧禹父子治洪水

?

神农两度尝百草

?

黄帝祭天战蚩尤


  

女娲造人补苍天



女娲雕塑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女娲文化则是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中女娲的事迹主要是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关于女娲最早较为详细的文字记载,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和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的《风俗通义》(后人多引作《风俗通》)。

  《淮南子·览冥篇》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关于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在济源邵原一带有着广泛的传说。


黑龙潭


  在邵原西北紧靠西边天(山名)有一座山叫黑龙山,南北走向,连绵起伏直达黄河沿。西北山峦中有一平缓的垭口,当地人称娘娘腰,这里有座娘娘庙(女娲庙)。娘娘腰向南数里地有一座突起的山头,可以南观黄河,叫梳妆楼。山顶一块很大的石头上有一个硕大的篦梳印,传说这与娘娘造人有关。天地初分,女娲娘娘从西边天下来,在娘娘腰歇息,并在南边的梳妆楼以河为镜,梳洗打扮。不经意中,看见河中照出的影子,就产生了照样捏像的念想。她走到黄河岸边,用土掺和河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揉捏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东西,不小心掉到地上,赶忙一抓,抓掉了尾巴,谁知小东西一粘黄土,竟活蹦乱跳了起来,女娲在欢喜之中,就一个一个不停的揉捏,为辨阴阳,分为男女。后来就有了婚丧嫁娶,繁衍后代。这样揉来捏去,过于劳累,就用藤条抖甩黄泥,没想到泥点子落到地上,竟然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人。女娲亲手抟造的小人聪明富贵,用藤条抽出的小人平凡贫穷,这样就有了富贵贫穷。



娃娃崖一隅


  在邵原东北待落岭的四空山上,有一处岩壁,其上凹凸不平的岩石,活像无数个光屁股娃娃,或立或站,全部面壁而卧,当地人叫它“娃娃崖”。据说,女娲抟黄土造人时用藤条甩黄泥,用力过猛,一下子把黄泥甩到四空山的岩壁上,沾不到黄土灵气,就变成了这群不会动的“石娃娃”。

  女娲抟土造人之后,许多年平静无事,人类自由自在地劳动生活着。不料有一年,一场灾难陡然降临人间,支撑着天地的东、南、西、北的天柱断裂了。天柱峰倒地,昆仑山变得不周正了,就成了“不周山”,那被共工用头顶倒的峰顶更名为“头顶”(斗顶)。天柱峰乃是“西边天”撑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大地倾斜,天空的日月星辰站不住脚,不由自主地向西移动,银河水泄漏下来,大雨倾盆。大地的东南部下沉,大川小河日夜不停地向东南方奔流。

  洪水吞没了房屋和人畜,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不断蔓延,毒蛇猛兽也纷纷出来伤害人类。黑龙山上那条残暴的黑龙,乘机兴风作浪,吞食人畜。到处一片可怕凄凉景象,人类难已生存下去。女娲看着她所创造的人类遭遇如此巨大的苦难,痛心极了。她决心补天修地,止水灭火,惩处凶禽恶兽,把人类从濒临死亡的绝境中拯救出来。


五色石


  女娲从白水、赤水、黑水河(均为地名)里捡来石头,又从山上砍来柴草,在银河畔炼“五色石”,在凤凰台上进行补天。


断了足的鳌背山


  女娲为使补好的天不再裂开,让倾斜的大地更加稳固,又砍去东海巨鳌四足,为大地立了四极,留下来不会动的巨鳌就成了鳌背山。鳌背山在邵原东北,海拔1929米,有“济源屋脊”之称,此山无论从那个方向看,都好像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海龟。

  女娲从黑龙盘踞的“不周山”(也叫黑龙山)一直追到圣王坪(地名),终于斩了黑龙。

  女娲将大地上的芦苇集中起来烧成灰堵塞洪水,火光下的芦灰化成一座“锁泉岭”(地名)。芦灰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地上的水很快就被吸尽了。经过女娲的抢救,大地又恢复了平静,人类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邵原一带,广泛分布的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传说故事的原形物,如抟土造人的黄土、黄河、娃娃崖,炼石补天的银河峡、五色石、鏊背山、凤凰台、锁泉岭等,规模宏大,互为关联,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择令到邵原一带考察后说:“女娲故事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大都可在邵原找出它的契合点。这些契合点,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全面的而不是个别的,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想象的。因此完全可以说,女娲神话的原创地是在王屋山西面和太行山、中条山南面的古邵州地区。”“邵原神话的神秘性、神奇性不仅在于神话本身,而且更主要的是在神话的编织源。可以说,女娲神话的原创地是在王屋山以西、中条山以南的邵原地区,远古时代的邵原先民是女娲神话的创编者。”

  台湾学者金荣华到邵原考察后,十分感慨地说:“以前我以为五色石是五种颜色的石头,想不到这里的五色石是一石五色,且大、奇、多,这才真是女娲补天石,这里才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济源市邵原镇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返回目录)

 

 鲧禹父子治洪水

大禹斧劈八里峡


  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传说,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典籍《山海经》。其文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在邵原一带,广泛流传着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比《山海经》中的记载更加丰富而形象。

  古时候,大旱之后又是大水,这场大水旷日持久,到处一片汪洋,把庄稼、田地、房屋、树木……全都淹没了,只有邵原周围的高山还能看见山头。人和牲畜淹死了不少,幸存的男女都挤在山头上,用树皮、野菜、野果充饥。

  天帝命令鲧王爷下界治水。鲧王爷遇水就堵,堵住了这里,那里又被冲垮了,大地还是汪洋一片。最后鲧王爷活活给累死了,化成了黄河岸边的一座山,就是鲧山。


九蹬莲花栈


  后来,天帝又命令鲧王爷的儿子禹王爷治水。禹接受任务后,带着尺、绳等工具对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察看测量,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他先在邵原北部积石成山,把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凿断,使北水东流。这“积石之山”就是现在阳城县境内的“锁泉岭”。为疏导北水入黄河,禹王爷用神鞭赶水,至今东阳河一峡谷中石壁上仍留有神鞭抽打的痕迹,人称“鞭辟崖”。大水流至邵原正南,那时北邙山与王屋山相连,阻断了黄河水的去向。禹王爷非常着急,抡起斧子对着大山狠劈,一连砍了九斧,在这里劈出了一道峡谷,放水东去,形成了今天的“八里峡”,当地人叫“八里胡同”。“八里胡同”岸边的“九蹬莲花栈”,就是九斧劈出的九道印记。“八里胡同”北边有一个村庄叫“老禹洼”,相传是因为禹王爷治水时居住而得名。他骑马过河探水情时,在河边留下半亩大的马蹄窝。村旁边有一座山叫“八角山”,八角山上有一个“神仙洞”,传说禹王爷曾取计于“神仙洞”,石壁上还留有一幅治水图。

  在邵原北部的大山中,生长着一种拇指粗细的小树,树皮微红,树身笔直,做成手杖光滑、轻巧,外表不用油漆,手越摸越红。这种小树还有一个可贵之处,就是过河时拄着它,能稳稳地插到水底,不怕斜漂。传说大禹治水时,来到邵州一带,常用木棍探水深浅,因洪水湍急,木棍打漂,总是得不到准确结果,大禹心中很着急。这时,一位老农为大禹献上一根发红透亮、非常轻巧的木棍,说:“大王用这根棍子试试,保险好使。”大禹接过棍子用手掂掂很是轻巧,半信半疑地把棍子插入水中,结果直入水底,不漂不浮,很是方便。他非常高兴,连声夸这是神棍。后来,大禹治水成功,做了帝王,就封这种树木为“龙持木”。


黄河小浪底大坝


  今天,在母亲河黄河流经的济源市境内,修建了最大的治黄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160米高的大坝截断万里狂澜,高峡出平湖,每年汛期来临前,小浪底水利枢纽定期排水排沙,调节库容,让黄河水造福下游人民。这是堵和疏的典范之作,不仅是对大禹治水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新时期科学治水的重大成果。

  有学者称:地处济源西山深处的王屋山景区的三大闪光点,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即东有愚公移山;西有女娲补天;南有大禹辟川。三者连线,就构成了“神话金三角”。从个性上看,各具特色:愚公主要是与山斗,大禹主要是与水斗,女娲主要是与天斗。而三者所揭示的哲理也各有侧重,愚公移山主要是反映人类改造自然的气魄,宣传人定胜天的思想,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倡导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大禹治水主要强调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女娲补天主要是强化保护自然的意识,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返回目录)

 

 神农两度尝百草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对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此华夏后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济源市古邵州地区是炎帝活动的重要区域,这里广泛流传着“炎帝两度尝百草”的故事。

  传说当年天塌地陷,女娲把东海的大鳌四足砍了,把天支起来,这只大鳌就不会动了,化成了鳌背山。

  过了很多年,先民们生活的很贫穷。为了多捕获一些野兽来填饱肚子,他们每天都在和野兽赛跑。野兽越来越少,他们都饿得面黄肌瘦。还有很多人生了病,也没办法医治,年纪轻轻就死去了。

  百姓的疾苦,炎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上鳌背山、始祖峰尝百草,发现了许多能吃的植物,就是黍、稷、麦、稻、豆,合称“五谷”。为使庄稼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雨露,炎帝命令太阳要适时地放出充足的热量照射五谷,还要定时躲进乌云里,让雨水落下来灌溉禾苗。双合寨上的“回耧地”,就是炎帝创办农业的试验田。他在“回耧地”试种庄稼时,从一头下种,到达另一头后,庄稼就成熟了。他急忙找来许多子孙帮忙,并把收获的种子分发给百姓,教他们如何开垦土地,凿井引泉,供人食用。从此,人们春种夏播,秋收冬藏,生活有了保障。


待落岭回楼地


  炎帝的子民从事农业之后,温饱问题解决了,可是疾病却折腾着人类,有时发生瘟疫,人会大量死去,炎帝忧虑不安。他为了能找到为民治病的草药,再次攀登高山,寻找能治病的花草。可是大地上花草树木千万种,哪一些能治病?每一种的性味又如何?炎帝在鳌背山顶,发现了许多奇花异草,他经过仔细观察,亲口品尝,有的味甘,有的味苦,有的味酸,有的味咸,有的味辣,有的吃了感觉神清气爽、强筋壮骨,有的能消炎止痛、祛风驱寒,有的却使他腹痛呕吐、头晕目眩,有的让他中毒昏迷……但炎帝没有后悔,没有胆怯,继续尝试。

  炎帝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便赐“神鞭”一条。神鞭抽到草木上,鞭子立刻变色,若是白色,草药是凉性的;若是红色,草药是热性的;若是黑色,草药是有剧毒的;若无变化,说明此草木无药性。炎帝靠鞭子抽和品尝这两种方法,认识了许许多多中草药,掌握了它们的品性。一次,一不小心,炎帝的药篓被打翻了,满篓的药撒在鳌背山上,从此鳌背山上神奇地长出了许多种药材。炎帝把采来的草药分给先民们治病,并教他们认识草药。从此,先民们患病就有草药医治了。为了纪念炎帝的功德,先民们把鳌背山称作“药柜山”,把翻药篓的地方叫做“百草洼”,把炎帝尊称为神农氏。


王屋山天坛峰下的孙思邈祠


  在济源地区,还广泛流传着药王孙思邈晚年隐居王屋山的传说。孙思邈(581-682)是我国古代的名医,京兆华原人,晚年隐居王屋山中,采药种药,为民治病,留下了很多遗迹和脍炙人口的故事。清乾隆年间修编的《济源县志》载:“王母洞洞南,峰水环秀者,孙真人茔也。”孙真人墓前原有孙真人祠,三合院落,祠中塑孙真人像,美髯寿眉,面容慈祥,祠壁绘有“医虎”、“治龙病”、“天坛山采药”、“翠微庵行医”等壁画,现存咸丰二年重修残碑,孙真人墓1996年重修。孙真人墓向东,越过清虚河,岸上有一处平野,即为圣药坪,传为孙思邈退隐种药之地。沿清虚河南行数里,即到“清虚小有之天”的清虚宫,有一巨石上刻“翠微庵”三个大字,传为孙思邈结庵之处。王屋山脚下有一村庄名“虎岭”,传说孙思邈曾在此遇到一只老虎,因骨鲠在喉,不能猎食,濒于死亡,孙真人为虎取出喉中骨,老虎得救,之后老虎每日驮孙思邈外出采药。

  济源西部山区中草药资源丰富,是天然药库,为神农传说故事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神农尝百草和孙思邈晚年隐居王屋山的故事互为映照,更增加了王屋山神山仙草的神秘色彩。(返回目录)

 

 黄帝祭天战蚩尤

  轩辕黄帝为华夏始祖,居五帝之首。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传说中他本领最大,发明最多,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书写医书。


蚩尤受首砍头山


  黄帝族和炎帝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在我国的东方。相传黄帝族和九黎族发生了一次战争,黄帝族战败,到王屋山天坛峰祭天,并向炎帝族求援。炎、黄两族合并,借助天神的力量,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黄帝到王屋山天坛峰祭天的故事,清代乾隆年间修编的《济源县志》中有记载,当地还有不少传说。

  相传,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曾在邵原东面的马坡村打了一场恶仗。蚩尤特别凶猛,不但会使用金属制作的兵器,还会使用法术,能吞云吐雾,呼风唤雨。黄帝与蚩尤作战,九战九败,最后被蚩尤用洪水迷雾围困。黄帝正在发愁的时候,眼前忽然一亮,云雾中露出一座山峰,有王者之气,还有两座山峰左右护卫。这座山就是王屋山的天坛峰,左右两座山峰分别是日精峰和月华峰。黄帝在此祷告上天,求得打败蚩尤的办法。黄帝先在天坛顶脚下的紫微湖沐浴净身,斋戒三日后登上山顶,设坛祭天,祈求上天保佑,打败蚩尤,使百姓免于兵祸。天帝被感动了,王母娘娘派九天玄女下凡,传给黄帝九鼎符。黄帝以九鼎符造指南车,不再迷失方向。蚩尤施雨,黄帝就用女魃止雨。经过一番恶战,黄帝终于打了胜仗,活捉了蚩尤。

  黄帝深知蚩尤勇猛,为防止蚩尤再行凶作怪,就立即在邵原南苏河畔将其斩首,蚩尤身首分离,鲜血溅满河岸石壁,他的身化为无头石龙,他的头被掷上了始祖峰,所以始祖峰也称“砍头山”,上有“尤颅寨”。


蚩尤观复原图


  蚩尤由于能征善战,被后人尊为“战神”。为了纪念他,人们就在马坡修建了蚩尤观。至今,蚩尤观仍存有清光绪年间重修蚩尤观碑刻一通。据说这是我国唯一的蚩尤庙遗址。



蚩尤碑拓片?


  天坛山是神灵之山,还有不少故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玉皇大帝到下界普度众生,嫌路程遥远,意在下界建宫歇息。几经巡查,决定在邵原东北方天坛山、鳌背山和灵山三山中选一地为宜,但又嫌山不俊秀,灵气不足。于是玉皇大帝命王母娘娘下界,督管三山比赛长高。规则是以百日为期,日长夜停,到时山高者建宫。自三月初三比赛开始,三座山按规则都一个劲儿地往上长。待百日期限将近,鳌背山、灵山两山看各自远远低于天坛山,于是两山就日夜不停地猛长。灵山示意让鳌背山放一暗箭,射于天坛山后背,以阻天坛上长。至今,天坛山背后仍有箭孔洞穴。王母娘娘见三座大山都越长越高,越长越秀,鳌背山浑厚刚毅,灵山如娥飞舞,天坛山挺拔俊秀,有王者之风,心中暗喜。时至九十九日夜里,王母娘娘夜巡诸峰,突然发现鳌背山和灵山两山违规,日夜兼程,暗自偷长,勃然大怒,遂派天将,砍去灵山头,用烧红的巨鳌盖住鳌背山顶,唯天坛山守规矩,深得王母娘娘厚爱,便禀告玉帝,在此修建宫殿,即为祭天之坛。至今天坛山后灵山下,仍有王母洞。


王屋山主峰天坛山


  自轩辕黄帝后,历代帝王常亲自或派员到天坛祭天,同时到济源的济渎庙祭济水神和北海神。济渎庙中现存元代的《投龙简记》碑刻,记有祭山、祭水的过程以及祥应之景。据称在北京的天坛、北海都是沿袭这里的天坛、北海而建的,为的是方便皇帝祭祀。(返回目录)

?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