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市情
名人文化篇
  历史名人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和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影像。一个地域历史名人的多寡,与这个地域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有极大关系。济源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与九朝古都洛阳隔河相望,从东周至五代济源属于京畿之地。两地虽有黄河相隔,但从公元三世纪开始,即有河阳之城连接黄河两岸,唐代以后又增设河阳桥,为两岸的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因此,两地经济和人文交流极为广泛,是济源产生众多名臣贤相、志士仁人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众多济源籍或长期生活活动在济源的历史文化名人中遴选出13位代表人物,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和汉代的郭解,都是名载史册的侠士。抗日战争时期,聂政的故事还被郭沫若改变戏剧《裳棣之花》,以鼓励全国人民抗战到底。张禹、徐有功、张廷珪、温造、裴休等,都是汉唐名垂青史的贤相名臣。毛泽东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还特别批语“‘命系庖厨,势固自然’此言不当”,感慨之情溢于言表。宋初的济源县令陈省华,不但为官清正,为民所爱,且教子有方,三个儿子均及第进士。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陈母教子》即取材于陈家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对济源的民风、政风均有重要影响,是济源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 录

光大儒学话张禹

天下仁侠数郭解

三朝元老张廷珪

善政惠民谈温造

多才唐相道裴休

宋初陈门四进士

清正廉洁傅尧俞

为国捐躯赞傅察

兴利除弊卫哲治

是是非非说妲己

????

侠肝义胆说聂政


轵城镇泗涧村聂政祠


  荆柯刺秦王、聂政刺韩傀、王僚刺吴王、豫让刺赵襄子是中国古代闻名的四大刺客。而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则是济源人的骄傲。《史记》记载:“聂政者,轵邑深井里人也”。即今济源市轵城镇泗涧村人。?

  聂政出生于天下纷争的战国时期。虽然家境贫寒,但性情耿直的聂政却从小就爱舞刀耍剑,行侠仗义,抱打不平。十七岁时,聂政仗剑刺杀了一个在当地为非作歹、鱼肉乡邻的恶霸。为避祸,聂政带着母亲和姐姐逃往齐地(今山东)避难,以屠为业,维持生计。?

  当时韩国韩烈侯任用韩傀为相国。韩傀把持朝政,欺上瞒下,祸害百姓,并与大夫严遂结下怨仇。严遂便四处寻找勇士,企望助其刺杀韩傀,以报公仇私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严遂在齐国的一个农贸市场见到一位操外地口音的屠夫,这人身材魁伟,气势威猛。交谈中得知他就是魏国轵人聂政,于是严遂备下厚礼,借为聂母祝寿为由,希望交结聂政以报怨仇。当时聂政以老母尚在,尽孝为重,难以脱身,不能以身许人为由,拒收严遂所赠百金。此后,严遂经常周济聂家钱财,聂并未表示特别谢意。一年多后,聂政老母辞世,姐姐出嫁。待守孝期满,聂政念严遂厚待之恩,便找到严遂说:今老母已寿终,姐姐已嫁人,再无牵挂,现在到了“士为知己者用”的时候了。您的仇家是谁?我愿为您报仇。严遂便告知实情,并计划派一些车骑壮士协助聂政行刺。聂政说:韩傀为相,戒备森严,不可张扬,人多嘴杂易漏风声,一旦事败不但难报怨仇还会招致举国上下与您为敌,岂不误了您的大事。聂政谢绝严遂所派车骑人员,独自一人直奔韩都。?


《新唐书·聂政传》


  韩烈侯三年(公元前397年)三月的一天,聂政独身仗剑乘夜潜入相府。次日,韩傀刚刚入堂坐定,聂政便口喊“有急事禀告相国”,闯过重重守护,打翻众多甲士,直奔正厅,挥剑刺死韩傀。相府卫士惊呆片刻才一起冲向聂政,聂政挥剑拼杀,当场击毙数十人。一番血斗之后,聂政见刺杀成功,突出重围又无可能,深怕被人认出自己,日后连累家人及好友,就用匕首毁容,刮破自己的脸面,挖出自己的眼睛,然后刨腹自尽。韩烈侯得报,下令追查刺客的身份,却没人认识。于是便命人把聂政的尸体摆放闹市,悬赏千金以查清其名姓。一连七天,竟无人指认聂政。这件事很快传到魏国轵城,聂政的姐姐聂嫈听说后,断定刺客是自己的弟弟。于是聂嫈急忙赶往韩都,一见果是其弟,便当众伏在尸体上痛哭。街上行人见状,皆大惊,有人对聂嫈说,韩王悬赏千金以查刺客名姓,夫人怎敢相认?聂嫈边哭边说:我何尝不知,弟自毁容面是因为怕我受牵连,我岂能为保自己性命而埋没弟弟一世英名。说罢,聂嫈对天大呼三声,撞向街边石坊,壮烈赴死。

?

轵城镇泗涧村聂政墓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义侠,聂政的故事千古传颂,影响深远。从汉代流传至今的古琴曲《广陵散》就是根据聂政刺韩相的故事创作而成,且经历代音乐家和古琴演奏家们不断扩展改编,逐渐成为一部结构庞大,且有丰富社会历史内涵的优秀作品,名列中国十大古琴曲。?

  聂政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英雄事迹,曾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当代文学大家郭沫若编成话剧搬上舞台,以动员全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打败日本侵略者,这个剧目就是著名话剧《棠棣之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聂政的故事还被编成儿童连环画册发行全国。聂政已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侠肝义胆英雄。(返回目录)

  

光大儒学话张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二千五百多年来一直对国人的道德观念、人生哲理和风俗礼仪等起着极大的影响力。儒学兴起于先秦,光大于两汉,而对两汉特别是西汉后期儒学发展起着至关重大作用的却是张禹。?


《济源县志》中关于张禹的记载


  张禹(?~前5年),字子文,祖籍河内轵(今济源轵城),幼年随父移居莲勺(今陕西蒲城),少年时喜欢在街市上观算命卜卦,成年后先到长安投入梁丘贺门下学《易》,后师从夏侯建学习《鲁论》,师从王阳、庸生学习《论语》,对经学研究颇深。学成后便自立门户,收徒传经,影响越来越大。西汉宣帝时,他被诸儒推荐入朝面试,赢得奉诏主考的太子首席老师萧望之的好评,赞其“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被录为博士(汉代的博士为官职,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从此,张禹名声大振。约在公元前45年前后,经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博士郑宽中推荐,张禹成为太子刘骜的经师。做了几年太子的经师后,他又被任命东平国内史。?

  公元前32年,刘骜即位,张禹被诏回长安,身份也变成了“太子师”,得以加官晋爵,几年内由尚书升为丞相,最后被封为安昌侯。?

  张禹把当时流行的多种《论语》版本进行第一次整理修订,定名《论语章句》,成为汉代儒学者必读之书。此书对汉以后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是多种《论语》注释本的蓝本。?

  由于张禹地位显赫,特别是由他整理编纂的《论语章句》被汉成帝在诏书中一再引用,该书即成为当时儒生尊奉的经典,称为《张候论》。东汉末年,大经学家郑玄根据张禹的《论语章句》,参考《古论》进行混合修编,并作了注释,成为今本《论语》注释本,一直流传至今。关于张禹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道,后世多有品评。张禹为人谨慎,待人接物,因人而异。在张禹的弟子中,最为著名的是官至大司空的彭宣和官至少府的戴崇。彭宣为人恭敬节俭,很讲究修身治行,而戴崇性情乐观,喜酒好色。两人常来看望师长,张禹根据他们个性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接待。戴崇来访时,张禹就将他引入后堂,饮酒作乐;彭宣来访时,张禹只备一盘肉、一壶酒,两人对饮而论经义,从不引入后堂。张禹这样做,使两人都感到很合自己的情趣。?

  公元前20年三月,张禹因年老多病而免职,但仍享受丞相待遇,以诸侯的身份每月初一、十五上朝晋见,皇帝还赐给他安车驷马、黄金百斤,加封食邑400户。张禹每次生病,皇帝都亲往府上探望。张禹虽赋闲在家,但国家每有大事,皇帝必定与其商议。永始、元延年间,经常发生日蚀、地震,反对外戚势力的人便趁机散布谣言,惊扰民心。成帝怕生动乱,就亲赴张府征求意见。张禹从国家大局出发,劝慰成帝。他举例说春秋的242年间,日蚀30余次,地震5次,诸侯自杀,夷狄入侵,圣人却很少说命,不责神灵。连先秦圣贤都对这些怪异现象说不清,当今那些浅薄儒生胡乱猜忌,只是新学小生,乱道误人,不要理会他们,你只管自己好好处理国事,妥善应对就行。由此可见,当时皇帝对张禹十分信赖和敬重。?

  汉成帝死后,张禹又辅佐哀帝。张禹于建平二年去世后,其四个儿子中,长子被封侯,官至太常,列于九卿,其余三子皆为校尉、散骑和诸曹。?

  张禹在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整理《论语》,并深入研究编纂《论语章句》,为后世学习研究《论语》提供了参考,如宋人邢昺在《论语注疏》中说,?欲读《论语》,念张禹的版本。(返回目录)?

  

商山四皓汉高士?

  四皓是秦末汉初(约前200年)四位白发皓首的高士的统称,都是济源人。但是,由于年代远久,史籍中有关四皓的记载不详,出生地也不完全一致,陕西商洛又有四皓墓,故今人多以为四皓是商洛人。?

  其实,仔细查核有关史藉,四皓的出生地及生平要事是可以看清楚的。《四库全书》和《怀庆府志》(济源清以前属怀庆府辖)均有记载:“汉,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波(汉高帝时置河内郡,辖黄河以北十七县,波、轵、沁水都在现在济源境内——编者注)。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洁己修道,非义不动。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紫芝歌。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关于四皓的姓名和出生地,还有其他记载。如《史记·留侯世家注》引《陈留志》:“园公,姓瘐,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甪里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甪里先生。”《陈留志》虽未载绮里季姓名,但今济源轵城镇绮里村有绮里季墓。清代任熊的《四皓图》注:“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


《四库全书》载商山四皓“皆河内轵人也”
汉唐时济源属河内郡。轵地今为轵城镇


  王屋山东王母洞附近的崖壁上刻有四皓《紫芝歌》,文学价值较高且能够反映四皓“洁己修道,非义不动”的处世思想。歌曰:?

  莫莫①高山,深谷逶迤②。?

  奕奕③紫芝④,可以疗饥。?

  唐虞⑤世远,吾将安归!?

  驷马高盖⑥,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⑦志。

?

北京颐和园长廊梁枋商山四皓隐居彩画


  这首诗直承《诗经》四言古风,质朴无华。前四句首先对隐居地的壮美作了描述,紧接着是四皓不慕官贵的直陈。“驷马高盖”在世人的眼里自然是荣耀的,诗人却认为“其忧甚大”—?—官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虽然享有富贵,却是令人害怕的。短短六句四十四字,四位隐沦高士的形象栩栩然跃然纸上。


?

承留镇花石村东的商山寺


  有关四皓的故事流传很广,但史书记载不多。历史故事中和四皓关系最大的,是汉初的废太子风波。四皓是当时四位著名学者,不愿当官,长期隐居在商山。刘邦久闻四皓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但被拒绝。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刘邦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听到后,非常着急,便派其兄向开国功臣张良问计。张良深知刘邦对四皓十分信任,于是就给吕后出主意,请四皓入宫辅佐太子。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宴饮,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老人,询问后,方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起来做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宫内人大多同情太子,又见久闻其名的四位贤士来辅佐太子,才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即惠帝。?

  注释:①莫莫:通漠漠,密布貌。指处处高山峰峦密布。②逶迤:形容深谷曲曲折折,一个连一个延续不绝。③奕奕:光彩闪动貌。一作“晔晔”,意略同。④紫芝:紫酱色的灵芝草,菌类植物。古代隐士羽客认为采食灵芝可以益寿延年,长生不老。四皓当时隐王屋山避秦沟,山间广有紫芝。⑤唐虞:唐为陶唐氏尧,虞为有虞氏舜。尧舜均为古代明君。唐虞之世,极为儒家推崇,以至渲染美化,说它是淳朴无欺的太平盛世。⑥驷马高盖:盖,车厢。驷马高盖,谓四匹马拉的达官贵人乘坐的豪华大车。这里代指官贵。⑦肆:任意放纵,不受拘束。⑧冥翳(yì):幽深高远。翳,遮蔽。⑨窅(yǎo)冥:高深莫测。窅,深远。?(返回目录)

  

天下仁侠数郭解?

  在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曾两次亲自处理有个叫郭解的案子。《辞海》有辞条:“郭解:西汉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人,以仁侠闻名,常藏匿亡命,任意杀人,并私铸货币。后被汉武帝徙往关中,仍与当地豪杰结交。因门客杀人被指为叛逆,族诛。”?

  据《史记·游侠列传》载,郭解身材短小精悍,但性格暴烈,稍有不顺就敢杀人,借命报仇,不惜犯科。成年之后,一改恶惯,折节从俭,以德报怨,好义厚施。许多青年人仰慕郭解的为人,模仿他的样子。谁要是得罪了郭解,这些年轻人便暗中为郭解报仇。郭解的姐姐有个儿子,常恃舅舅名望仗势欺人。一次他同别人一起喝酒,人家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惹得那人火起,操刀杀死了他然后逃跑。郭解的姐姐恼怒地说:“我弟弟那么义气,人家杀了他外甥,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放在路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激怒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不得已,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知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是我姐姐的孩子无理。”随即便放走了杀死自己亲外甥的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自己的外甥。此事感动了许多人。一帮侠客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归来,人们都很敬重他,但却有一个人对他不屑。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于乡邻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事后又暗中嘱咐县里尉史,在征发兵役时免除那人差役。以后每到征兵时节,尉史都将此人隔过不问,此人感到奇怪,经询问方知是仁侠郭解所为,此人顿感惭愧,肉袒向郭解谢罪。年轻人听说此事后,更加仰慕这位仁侠的行为。?

  郭解虽然颇有名望,却从不居傲,到县廷办事都是步行而不乘车,到其他郡国为人办事,能办则办,不能办也都尽到本心,因此各地豪杰都非常敬重这位好义仁侠。?

  汉代从高祖刘邦起袭用秦代的办法,迁徙富豪守茂陵(今陕西兴平县),郭解也在迁徙名册中。大将军卫青为此事向汉武帝求情,说郭解家贫不属迁徙范围。此前汉武帝也听说过郭解,现又听卫青此言,便对他说:一个平民居然请得动大将军为其讲情,可见此家不贫。于是,郭解还是举家迁往茂陵。迁离时,故乡轵县和雒阳的地方豪杰都给郭解送行接风,赠物价值千万。郭解迁居茂陵后,当地豪杰都争着与这位天下名侠交往。后来郭解侄儿杀死了提名郭家迁徙的县官杨氏父子,杨家差人到长安告御状,崇拜郭解的人又把告御状的人杀了。于是汉武帝下令捕捉郭解。郭解东躲西藏,受到不少崇仰者掩护,最终还是被抓。郭解被抓后,轵县一个对郭解非常崇拜的人,在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时,因这位使者诋毁郭解,就杀了这个使者。官吏以此责问郭解,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者是谁。朝廷对郭解的判罚颇有争议,不少重臣认为,郭解为人仗义,且以前所杀之人都在朝廷大赦之前,最近的两起杀人案虽因郭解而发,但郭解确实是无辜者,理应轻罚。但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郭解以一介平民,玩弄权诈之术,其罪比杀人还严重,应治重罪。在其力谏下,汉武帝最后还是杀了郭解全家。?

  郭解现象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引发了朝野激烈辩论。司马迁对不同类型的侠士曾作辩证分析,在肯定郭解讲求信义、抱打不平的同时,也指出侠“不轨于正义”。?(返回目录)

  

秉公执法徐有功?

毛泽东在《新唐书·徐有功传》上的批语


  徐有功是中国封建时代执法护法的代表人物,他在任时为政宽仁,不用杖罚,主事公道,清明廉洁,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屡屡为人理清冤案,平反昭雪,无论当时的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赞赏有加。?

  关于徐有功的籍贯,《怀庆府志》和《济源县志》均记其为济源人,并载其墓地在济源城东的青龙里。?

  徐有功(643702),名弘敏,字有功。有趣的是,其一改古人常例,以字行世,以字入史,而他的名却鲜为人知。这可能与避讳唐高宗李治的名号“弘道”,武则天的长子叫“李弘”有关。?

  徐有功是国子博士徐文远的孙子。其应科入仕,先出任蒲州(今山西运城)司法参军,在此任内,他为政宽仁,审案不用杖罚,不搞刑讯逼供,当地百姓对其大加称道。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徐有功到京任司刑丞,不久又升任秋官(武则天时将刑部改称秋官)。武则天称帝后,因怕大臣不服和谋反,信用周兴、来俊臣等一批酷吏,诬陷无辜,大兴冤狱。一时朝野惊恐,人人自危,无人敢讲真话,无人敢讲公道话。而徐有功无所畏惧,仍持平守正,秉公执法,对武则天批到大理寺审理的案件,个个都依法处理,不看上颜,不问关系,核实纠正酷吏制造的冤假错案,先后有数十人昭雪平反。?

  武则天登基后,李姓宗室起兵反对,多被镇压,其中包括琅玡王李冲。武则天杀了李冲后,为安定人心,下诏宣布:“李冲一案只办首恶,支党免罪。”魏州有人告发颜余庆是李冲死党,趋炎附势的酷吏来俊臣宣判颜余庆死刑。案件交到大理寺复审时,徐有功坚持认为,颜是在武后赦令只办首犯支党免罪之后,不应处死,并上奏武则天说:今天这样以支党为魁首,以不该死的判死刑,赦而复判,言而无信,有损朝廷声誉。武则天听后大怒,君臣在朝堂之上激烈争辩,庭阶下大臣侍卫仪仗上百人见皇上震怒,一个个胆战心惊,不敢声言,徐有功则气定神祥,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大义凛然。最后,武则天觉得徐有功说得有道理,也慢慢消了气,免了颜余庆死刑。?

  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诬告判死刑,颇有政治手腕的武则天下旨:“古人以杀止杀,我今以恩止杀。”遂答应众臣请求,决定网开一面,放生七人。而酷吏来俊臣竟私下提审裴行本,要验证前罪,宣判死刑。徐有功得知此事后,上书武后称:“来俊臣违背陛下再生之恩赐,不能取信天下百姓。”于是武则天诏令七人全部免死。?

  徐有功任司刑少卿时,与皇甫文备同掌狱讼事宜。皇甫文备曾因私忿诬告徐有功纵容逆党。后来皇甫文备因事下狱,徐有功按律判他无罪。有官员对徐有功说:当初文备诬告你,欲置你于死地,如今他犯了事,你怎么判他无罪。徐对曰:“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徐还常对属下讲:大理寺主管狱讼,人命所系,切不可惟上是听,冤枉好人,以求个人苟安。?

  徐有功一生三次被罢官,然而三起三落的他却矢志不渝,最后官至司仆少卿。他于68岁辞世后,还被武则天追授为司刑卿。中宗李显时又加封其为越州都督,发专文予以表彰。当时人们评论说:“今有徐有功断狱,天下无冤枉人也。”?

  徐有功秉公执法、彪炳史册,喜欢读史的毛泽东对其事迹颇感兴趣,在新旧唐书中的徐有功传册页上,圈点多达数十处。据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谈文史古籍批语集》,毛泽东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中“臣闻鹿走山林而命亲庖厨者,势固有然”这句时,在书页篇头写下了近百字的批语。徐有功节操贞劲、嚣怀亮直,堪称一代贤良。?(返回目录)

  

三朝元老张廷珪?

  唐代有两个首都,长安为京都,其500里范围内称为京畿;洛阳为东都,其500里内称为都畿。济源与洛阳隔河相望,相距几十里,属于都畿,加上秀美的山水和道教的鼎盛,便成为当时全国的一方热土,许多官宦要员、文人骚客纷纷在济源找一块地方修建别墅吉宅,或流寓济源,或迁居安家。张廷珪的祖上就是从江苏常州迁到济源的。?


《济源县志》关于张廷珪的记载


  张廷珪(?-734)从小就擅长文学。他性格开朗,志向高远,且勤奋好学,弱冠应科举中进士,步入仕途。进京都第三年(703年)他就升迁为监察御史。?

  当时的女皇武则天特别喜欢修大庙、造大佛,中国的许多大寺庙也都是她以朝廷的力量修盖的。公元704年,武则天诏令从寺院征税,准备耗巨资在洛阳近郊的白马寺板营修建大佛像。张廷珪和宰相狄仁杰、李峤等纷纷奏谏。张廷珪的奏章说:“臣据目下的政情来看,则应先重边防,补充国库,培养民力;按佛理来说,则应救助苦难,崇尚无为。恳请陛下了解臣的愚见,迎合佛的心愿,务必以治国为重,安民为要,接受臣下之谏。”武则天看了张的奏章,觉得其意颇善,其情颇诚,其见确正,遂采纳了张廷珪等人的建议,下令停建大佛并亲自召见张廷珪,给予赏赐嘉奖。?

  景龙三年(709年),唐中宗李显在恢复唐国号四年后,开始重用张廷珪这位贤达文才,任命其为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后又转任洪州都督(军事长官)、江南西道负责司法的按察使等。?

  开元初(714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一年后,又调张廷珪回京任礼部侍郎。当时天气久旱,关中饥荒,民情不稳,朝政艰难,李隆基下诏征求救灾安民之策。张廷珪上奏章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唐明皇李隆基颇为赏识其才,又擢升他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掌管机密的谪系重臣黄门侍郎。?

  监察御史蒋挺认为,在监狱中杖责犯人的刑罚嫌轻,唐明皇决定接受蒋的建议,张廷珪则奏谏:“对于犯人以罪论刑,该杀即杀,该流放即流放,不应杖责。士可杀而不可辱也。”当时皇帝的命令已开始执行,然而参与议论的大臣都认为张廷珪说的对,皇令当改。不久,这些议论被明皇知道了,很是恼火,张廷珪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沔州刺史,后又历任苏州、魏州刺史,再进京为少府监,加金紫光禄大夫并四次出任太子詹事,负责掌管皇后太子家事。?

  张廷珪擅长楷书和隶书,为当时人们所欣赏。李邕是张廷珪的好朋友,工文善书,尤擅写碑却常请张廷珪代他书写。?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张廷珪逝世,享年七十余岁,被皇帝赠工部尚书,谥曰贞穆。?

  张廷珪才学渊博,德高望重,其直言奏谏、为国献策的品格值得后人敬仰学习。?(返回目录)

  

善政惠民谈温造?

《济源县志》
关于温造的记载


  温造作为济源历史名人,不仅是因为他在唐代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巩固唐朝中央集权方面功勋卓著,更因为他在家乡兴修水利惠及后世而受人敬仰。?

  温造(765835年),字简舆,祖籍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在其父时迁居济源(今济源坡头镇左山村)。?

  温造青少年时英俊潇洒,酷爱读书,颇有名气。他目睹唐中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心中反感,隐居王屋山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后来,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声名才智,致书请他为自己运筹谋略。温造认为张建封是成大事者,遂欣然前往。张对其奉若上宾,动静咨询,但却不委以重任。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张建封改任徐州节度使,温造辞归下邳(今江西睢宁西北),张建封舍不得失去这位有雄才大略的人才,就将自己的亲侄女许配给了温造。?

  唐代后期,藩镇纷纷叛乱,拥兵自立。唐德宗李适在饱经忧患之后,开始加强中央禁军对各地的控制并考虑裁抑藩镇之策,于是便密诏张建封为其选招谋略贤才。张建封力荐温造并任命温造为节度参谋,出使幽州。富有谋略、长于文辞的温造不负重托,在向割据称雄的幽州地方官刘济传达皇上旨意时,语词犀利,柔中带刚,对刘济晓于利害,语含威逼,使刘济俯地痛哭,表示愿意率领诸侯效忠朝廷。温造圆满完成使命后被德宗召进京,经当面交谈,皇上对其才略颇为赏识,准备让其做朝廷谏官,但因有人嫉妒,横加拦阻,此事搁置。温造倍感失望,离开京师,隐居洛阳。?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李恒登基,温造被任命为京兆府司录参军,穆宗为继续开展削藩抑独斗争,任命“识机应变”的温造为起居舍人,派他为太原、镇州、幽州三州宣谕使出使河朔,宣达朝廷旨意。温造行至范阳,前往迎接的地方藩镇霸主刘总身穿武将礼服,耀武扬威,出现在温造面前,温造大义凛然,侃侃而谈,向其宣读完圣旨后又分析形势,讲明祸福,以巧舌辩才说服了刘总,不久刘总将所辖九州管控权交回朝廷,温造也因功晋升殿中侍御史。?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兴元军叛乱,杀死朝廷委派的节度使李绛。消息传到京城后,唐文宗以温造气势豪迈、能言善辩、嫉恶如仇、有识有胆之才,派其前往平定叛乱。温造仅带五百名卫士,来到有数万精兵的兴元军营,以犒劳将士为名,设宴款待所有兴元军将领,态度和蔼,诸将不疑。酒酣之后,温造突然厉声喝问:“是谁竟敢叛乱,杀害朝廷命官?”不待众将反应过来,就被温造带去的骁勇卫士扑上抓扣。叛乱平息,温造又因功加授检校礼部尚书。?

  温造关心民生,兴修水利,施惠于民,政声卓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温造在河阳、怀州节度使任上时,带领当地民众开浚了怀州古秦枋口渠,组织四万民工大修渠堰,溉济源、河内、温县、武德、武陟五县农田五千余顷。温造晚年不但在沁河口兴修水利,还在今亚桥一带修千仓渠、千功渠,引济水灌溉,成为今天济河灌区历史的开创者。温造晚年还在济源城北的药园村开辟种药园,此村因而名为“药园”,村民们至今以温造故里为荣。?(返回目录)

  

多才唐相道裴休?

  裴休在中国名臣中是一位少见的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身官宦之家,博才多学,修养极高。为官,他政绩卓著,官至相位;为佛,他潜心学法,齐名宗密;为书,他艺比公权,千古流芳。?

  裴休(约791864),字公美,唐代孟州济源县裴村人。《旧唐书》、《新唐书》都为他立有传记。五龙口镇裴村至今仍保留有裴休墓冢。


?

五龙口镇裴村裴休墓残冢


  裴休幼年时勤奋好学,品端志高。他小时候与兄弟们在家读书,白天讲论经籍,夜晚课诵诗赋。一天,有人送来一块鹿肉,兄弟们喊他一块儿吃,裴休说:我们这些穷弟兄平时连菜蔬粮食都不够吃,今日吃肉,以后何以为继?硬是独自坚持不吃。裴休弟兄三人,由于家教有方,各自勤奋,后皆中进士并入仕为官。?

  穆宗长庆年间,裴休得中进士,太和年间任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撰修、中书舍人等职。会昌元年出任洪州刺史,三年又改任潭州刺史、湖南观察史。大中二年出任宣州刺史。大中四年回京,历任礼部尚书、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兵部侍郎等职。大和六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宰相位),在位五年。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因立太子等问题与唐宣宗李忱意见不合罢相,出任宣武军节度使,封河东县子。后又历任昭义、河东、凤翔、荆南四节度使,卒年七十四岁,谥赠太尉。?

  裴休为官清正廉洁,施政有方。自唐文宗太和年间起,朝廷每年都要从江淮地区往京城长安运送漕米四十万石,可真正能运到官仓的不过三成,大部分漕米都被运粮的官员中饱私囊。裴休任宰相后,挑选德才兼备的官员负责漕运管理,“有功者奖,有过者罚”,有效地制止了侵吞挪用现象。他还制定新法十条,税茶法十二条,确保税赋收缴。当时,各地方多设馆舍,强令过往客商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裴休立条规定,只许收取吃住费用,不许擅自向客商收取朝廷规定以外的税费,并将各地的山货、水产及矿物冶炼一律划归盐铁转运使管理,以减轻百姓负担。?


《新唐书·裴休传》


  裴休从小对佛教经义深有研究。出仕以后,一边从政,一边学禅,并将其参禅的心得记载下来。唐大中年间,裴休在出任宣歙观察使时,曾将所写学禅心得编印成册,送到衡山高僧希运禅师面前,以求指教。希运禅师接过去,连看也不看就放在桌上,问裴休:你懂我的意思吗?裴休说,不懂。禅师说,“禅”是不能立文字的,你把佛法表示在笔墨上,是扼杀了佛法的真义,故我不看。裴休听后,才知道自己学禅尚浅,并赋《赠黄蘖山僧希运》诗一首:?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裴休与禅宗南宗一代宗师宗密有亲切来往。宗密是华严宗五世祖,四十岁定居陕西圭峰,专事佛教著述,世称圭峰大师。宗密出道后,裴休曾为其撰《圭峰定禅师传法碑并序》。?

  裴休在佛教禅宗的地位极高,特别是在南方,影响甚大,湖南益阳、浙江嘉兴等地都建有裴公亭,江西九江、南昌一带也有裴休行迹纪念地,传说故事也很多。益阳市有关裴休的景点有两处,一为裴公亭,一为白鹿寺。裴公亭位于资水岸边,为明熹宗年间江西巡抚郭都贤所建。郭当时因不满朝廷腐败,愤而辞官,归隐故里,并为仰慕已久的裴休建起裴公亭。此亭几经损毁重建,1982年被益阳市政府扩建为裴公亭小游园。?

  裴休诗文俱佳,其留下的诗作近百首,其中名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仍为今人广为引用。?

  裴休在书法上造诣也很精深。他与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交谊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并有合作的碑刻文字存世。《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著名书法碑帖,其文就是裴休撰写的。而《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则是由柳公权篆额,裴休撰文并书。后人评价裴休的书法“貌似柳体,但较柳体更遒媚劲健”。裴休的书法很得唐宣宗赏识,在陕西户县圭峰山下的草堂寺,至今保存一块唐定慧禅师传法碑,其碑由裴休撰文并题字,柳公权手书篆额。?(返回目录)

  

晚隐王屋孙思邈?

孙思邈老年像


  孙思邈(581682)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对中医、中药学有重大贡献。他虽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但晚年隐居济源王屋山中,采药种药,为民治病,在王屋山区留下了很多遗迹和脍炙人口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景仰。他在王屋山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阶段,死后就葬在王屋山天坛峰下。清乾隆年间修编的《济源县志》记载:“王母洞洞南,峰水环秀者,孙真人茔也。”在孙真人坟旁,原有孙真人祠,毁于“文革”中。1996年,王屋山孙思邈研究中心申请济源市政府批准,重修孙真人坟茔,并勒石刻碑。在王屋山道教圣地阳台宫内,设立有孙思邈展览馆,旅游者多往凭吊。

?

《新唐书·孙思邈传》


  孙思邈一生有著作近三十种,唐代以后佚失大半。现存《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加上《海上方》、《福寿论》、《摄生论》等,共达150余万言。其中有医论1400余条,医方6500多首,针灸论治1300多条。临床分科齐全,论述详备,并对药性、炼丹、养性、房事、美容、香衣、地理、历法等作了阐述。他集录的医方极为广泛,东至齐鲁,西至印度,南至蛮越,北至突厥,上至古籍与官府,下至寺庙与民间。他把隋代以前濒佚的宝贵验方撰成《千金要方》。此书自问世以来,已重印30多次,有多种译本,被国内外所珍视。后人评其学术“上识三皇之奥,下垂百代之功,诚为医中之圣,药中之王”。?

  孙思邈强调为医要有高尚的医德。《千金要方》开卷即以“医德”列在卷首:“凡大医治病,必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贱贫富贵,长幼妍蚩(妍指漂亮,蚩指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更当“勿避险山戏,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后世将这篇条文作为医德之准绳,医教必修之课,医人座右之铭,垂范百代。?

  孙思邈信奉佛教,反对炼丹服石希图长生不老的做法。秦汉时兴起的炼石、服石(钟乳石)之风,魏、晋、南北朝更加兴盛,因服之生痈,致死者甚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解五毒》篇中说:宁服鸩毒、野葛,不服五石;其书可焚,不可效尤。并列举梓州刺史李文博等服五石口舌焦干而死为例,以警示众人。从此,服石之风遂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孙思邈卒后葬于何处,文献无载。王屋山孙思邈坟位于天坛山东麓庙岭的怀抱中,坐西北,向东南。当地人称孙真人坟是用了唐太宗的封号。庙岭四周,三面环水,左右岗阜相抱,中间镶嵌纯净黄土,森林茂密,草木葱茏,景色宜人。墓、祠皆建于黄土浮丘之上。1996年重修坟茔时,原券冢条砖大部外露,文物部门技术人员鉴定为北宋营造制式。?

  墓前原有真人祠,三合院落。祠中塑真人像,美髯寿眉,面容慈祥。祠壁绘有“医虎”、“治龙病”、“天坛山采药”、“翠微庵治病”等彩图。两厢半为碑廊,半为守祠人宿舍。日寇侵华时,损坏大半,“文革”中荡然无存。现存清咸丰二年重修碑残块,其文字曰:“古有孙真有圣庙……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二日,天降其灾,一火焚化,独留残神一尊。”这里每年二月十五日有古庙会,来此购买药材、求神问药者无数,长年香火不断。?

  由孙茔向东,越过清虚河,岸上有一片平野,古名“圣药坪”,又名“庵坪”。坪上有良田数亩,相传为当年孙真人退隐结庵、种药之地。?

  出庵坪,沿清虚河岸南行数里,即到“清虚小有之天”的清虚宫。这里林木茂盛,视野开阔,有一巨石,上刻“翠微庵”三个大字,落款“孙真人题”。相传这里是孙思邈为人治病之所。《济源县志》载:明宪宗成化二年,陈贵《游王屋山记》说:“聚虎坪下翠微庵,昔孙真人曾于此置货药坪。”??(返回目录)

  

宋初陈门四进士?

  陈门四进士是济源百姓对北宋初年的陈省华及其三个儿子的尊称。陈氏家族被人们千古称羡不是因其世代为官、地位显赫,而是因为其重视家庭教育,教子有方,人才辈出,被人们推崇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

  陈省华(9391006),字善则,祖籍河北朔州,出生于四川阆中。陈省华入仕之初即任济源县令,而后虽历任苏州知府、开封府尹、光禄侍卿、谏议大夫等,但由于其对济源,情有独钟,一直定居济源。?

  陈省华的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不仅皆中进士,而且都是北宋高官。长子陈尧叟先后任枢密院事、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次子陈尧佐先后任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和太子保。三子陈尧咨先后任开封府尹、武宁节度使。?

  陈省华教子有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启蒙教育重在雄心立志、刻苦勤奋;二是持家教育重在勤劳俭朴、守礼孝顺;三是入仕教育重在清廉正直、善政施仁。?

  启蒙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陈家三兄弟的起跑点在济源的延庆寺。延庆寺流水环绕,龙潭涌泉,绿柳垂荫,松竹满园,清静幽雅,环境美观。陈省华选择这里建学馆,让三个儿子在这地方接受启蒙教育可谓用心独到。他对三个儿子每天的学习时段、学习内容以及娱乐休息时间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使孩子们学能静心,玩能助学,学有所获,玩有所乐,学玩相谐,劳逸结合。后来陈省华在外为官时又汲取官宦子弟多玩世不恭、纨绔无用的教训,在接孩子们去其为官地团聚时,把三个儿子送到城外江对岸一山洞,让他们自带日用品在山洞中苦读。有时粮尽天雨,江面风高浪大,家中无法过江送粮,三兄弟只得忍饥挨饿或自找野果野菜填肚。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刻苦读书的习惯,又使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生活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一次,善射箭的小儿子陈尧咨在住所前场地上练射箭,十射九中,一位旁观的卖油翁不但不为之拍手叫好,反而说如此射技不过手熟而已,没啥了不起。陈尧咨一听,以为卖油翁戏弄于他,于是便斥问:你又不懂射技,怎敢小看我。卖油翁说:这是我多年卖油悟出的道理,说罢便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取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将油从钱孔中注入,直到葫芦里油将灌满,铜钱上竟没一点油迹。看完卖油翁的表演,陈尧咨幡然悟出了“熟能生巧,巧生绝窍,天外有天,戒骄戒躁”的人生哲理。从此,他更加刻苦练射,终于练就了“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的绝技。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就是根据陈尧咨的这一故事写出了著名的《卖油翁》一文。?


?

《真宗赐陈尧叟谢病归 济源》和陈尧叟的和诗
(《济源县志》)


  儿子们成才成家后,陈省华夫妇又将家教重点放到守礼孝顺、勤劳俭朴上。陈家家规颇严,举止皆规范,就是儿子们当了朝廷高官,回到家,在父母面前依然谨言低声,侍立在侧,十分孝顺。有时家里来了一般客人,当了大官的三兄弟还是侍立父母身后。客人很是不安,陈省华却说:“小辈站着陪长辈,不是很正常吗?”儿子们做了高官后,陈省华依然让妻子冯氏每天带着儿媳们下厨做饭。他说官职越高越要严以律己,身体力行,才能取信于民。大儿媳对丈夫说:“你当宰相,我乃宰相夫人,还要天天下厨,给你爹说说,免了我下厨吧。”陈尧叟摇摇头说:“我爹要求严,我不敢。”其妻便回娘家哭诉,其父马尚书说:“陈家怎么能这样呢?我找亲家说去。”马尚书真的把这事向陈省华说了。陈省华回他:“谁让她一个人在家做全家人的饭了?她只是跟着我那笨拙的妻子在厨房打打下手而已。她不打下手,难道让她婆婆独自干吗?”马尚书听了此言,只好说:“亲家这是我说的不是了,以后我的小女儿就烦你多多指教吧。”?

  对子女的教育是终身的。陈省华的家教不仅在启蒙、成家两个阶段、两个方面,更关注入仕后的教育。史书上有一则“陈冯杖子”的故事,说的是一次三子陈尧咨从荆南知府任满回家,陈省华与其夫人冯氏一起问他:你担任一郡之长有什么政绩。陈尧咨得意地说:荆南地处要冲,迎来送往的事情多,我每回都表演射箭术,让他们很开心,大家都夸我射得好。冯老太听后气得只骂:你不勤政爱民施仁政,倒成天炫耀这种小技,难道这是父母教育你的本意?说着举起拐杖就打,陈尧咨不敢躲,连佩戴的金鱼(代表高级官价的饰物)都被打碎了。此虽小事一桩,可见陈家官德教育之一斑。陈尧咨家有匹恶马,性情暴烈,见人非踢即咬。没人敢驾驭,陈尧咨让人把它卖了。陈省华知道此事后批评儿子说:你手下那么多人都制服不了它,你卖给别人能驯服它吗?这是嫁祸于人啊!于是儿子赶快退钱赎马。?

  陈省华教子有方,其子孙成材颇多,为官颇多,且都是佼佼者。其中仅四世中就有七人在济源为官,给当地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济源人对陈氏家族世代传扬并将其善政整理成《秦公善政录》刻于碑上。陈氏后世子孙陈知俭任虞部员外郎时,一次外出巡察路过家乡,在延庆寺看到《秦公善政录》、《真宗皇帝赐文忠公诗》后感慨不已,遂在延庆寺旁建起了陈氏祠堂(后人称四令堂),堂内悬挂陈省华及其三个儿子的画像并列放碑刻等物品。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亲自作了《四令祠堂记》,对家教典范陈省华大加褒奖。从此,文人雅士及周围百姓来自观瞻者络绎不绝。陈家教子有方的故事在济源广为流传,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陈母教子》的故事即取材于陈氏一门,虽有虚构情节,但剧情中的不贪意外之财,不受百姓之礼,不以家富而侈费,不以身贵而不恭谨事亲等情节,仍是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借鉴学习的。?(返回目录)

  

清正廉洁傅尧俞?

  在中国宋代官吏中,有一位因性格直率,不畏皇权,刚直不阿,敢于谏言,胸怀坦荡,正直清廉而被人们誉为“金玉君子”的大臣,他就是济源人傅尧俞。?

  傅尧俞(10241091),字钦之,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父辈时举家迁居济源。他十岁就能写文章,不满二十岁就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他任过西京税院事、新息知县、太常博士,嘉祐末年升任监察御史。?

  公元1063年,宋英宗赵曙即位后,傅尧俞任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继位之初,英宗体弱多病,不得不由母后曹氏垂帘听政。后来英宗病愈,傅上书曹太后请她还政。曹受其内侍任守忠挑拨,对英宗不满,不想还政。傅极力劝谏太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太后,最终驱逐了挑拨是非、别有用心的内侍任守忠,还政于英宗。傅又对英宗说:对皇太后左右侍奉的人,要给以足够关心恩惠,这样上可慰母后,下可安侍者,如今任守忠已逐出,其余人不要再追究了。从此英宗对傅尧俞十分器重,擢升右司谏。?

  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立志革新,欲采纳王安石新法,王安石的新法虽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颇有兴邦富国之意,但操之过急、利弊互见,遭到司马光等人强烈反对。当时王安石与傅尧俞交情深厚,就想请傅助他一臂之力,并许愿提拔傅到侍制谏院掌权。傅尧俞说:“推行新法过于激进,世人都认为不妥,如果我到谏院任职,定当极力陈述我的反对意见。”王安石听后十分恼怒,遂将傅调出京城,一年内变换六次职务,转走七个地方。疲于奔波的傅尧俞自知自己不畏当权者所容,便请求去职。后有人告发徐州某人借谈天文现象非议朝政,诽谤圣上,傅尧俞在场而没有辩解,谈者被斩首,傅也受牵连,虽未入狱,但再被削官,贬至黎阳县草料场管理仓库。当地郡太守顾及他曾任朝中高官,想让找其他小役代他料理草场事宜。傅却说:“担什么职就要尽什么责,怎能荒废职责呢?”于是,傅尧俞不论酷暑严寒在草料场辛苦劳作了整整十年。?

  公元1086年,只有十岁的宋哲宗赵煦即位,又召傅尧俞回朝为秘书少监兼侍讲,后又升任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等。此后,性格刚直的傅尧俞,又多次不畏皇权大胆建言,为当朝兴利除弊献了不少良策。最后升至吏部尚书兼侍读,拜中书侍郎。元祐六年(1091年),68岁的傅尧俞病故。宋哲宗和皇太后亲自到他的遗体前哭祭,太皇太后对大臣们说:“傅侍郎一生清廉正直,节操始终不变,真是金玉君子啊!”?

  傅尧俞任徐州太守时,发现前任太守挪用公款,他暗暗替前任还钱,还没有还完,他就被调走了,接任太守发现了亏空,认为是傅挪用,就写信说应当再还一千缗(缗是穿钱的绳,一千缗等于一千文)。傅拿出全部家产又借了钱才还清这笔帐。后来审计证实此钱非傅挪用,是其前任所贪,而傅却始终没有申辩。他容忍别人到如此地步,在当时舆论一片哗然。司马光称赞他:清廉正直、品德高尚。傅尧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过激,勇敢而能以柔克刚,受世人称颂。?

  傅尧俞为官三十载,为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在政治斗争的大风大浪中,起起落落,受尽责难,却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大义在胸,国事为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返回目录)

?

  为国捐躯赞傅察?

  宋代中后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国家金、辽等日益强盛,屡犯中原。旷日持久的战争,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剧,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英雄名字。和彪炳千秋的抗金名将岳飞同时代的傅察,就是一位临危不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傅察(10881125),字公晦,是北宋孟州济源人,傅尧俞三世孙。傅察自幼聪慧好学,十八岁中进士。当时独揽朝政的宰相蔡京十分看中傅察的才学,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傅察回绝了这门亲事,为此,傅察仕途处处受挫。但不畏权贵的傅察,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从青州司法参军、永平县丞等低级职位做起,逐步升至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

  当时,宋朝和北方的金国签有盟约,金国每年都要派使臣到东京开封朝贺。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傅察奉命离京北上,前往迎接金国“贺正旦使”。当时,金国已经违背盟约,开始向宋朝进兵,但宋廷并不知情。傅察一行走到燕州,听说金兵入侵,就停下来商议对策。当时有人提议,不要急于行进,以免被金兵控制。傅察说:“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决意继续前行。至韩城镇,仍不见金国使臣,才停驻驿站以观事态。?


《济源县志》
关于傅察的记载


  几天后,几十个金国骑兵突然闯入驿馆,强迫傅察上马北行。行至边境,傅察察觉确有变故,坚决不肯再前进,对金兵说,按照惯例,只能迎接到此。金兵不理,把傅察的牵马人换成金兵,胁迫他继续向东北方向走。又走了百十里,遇到金国二太子斡离不领兵来到,金国驿道官员就让傅察叩见二太子。傅察说,我乃奉命出使,见了你们的国王当然会叩拜致敬。但是,现在你们强迫我到这里,又只让见太子,太子虽然尊贵,也只是一名臣子,应当以宾礼相见,为什么要我叩拜呢?斡离不怒气冲冲地说,我正兴师南进,你算什么使臣?你要把宋国所有情况,包括朝政得失都统统告诉我!不然我就杀死你!傅察说,大宋国君仁义圣明,与金国讲和,多有信使往来,并没有什么失德的地方。今天太子破坏盟约,兴师动兵,你打算干什么?我回朝后要一一奏报朝廷。斡离不目露凶光道,你还想回朝呀?左右金兵闻听此言,又强迫傅察叩拜,并将明晃晃的刀子直指傅察,甚至有人把傅察摔到地上。傅察这时尽管衣服散乱,起来后仍然立得笔直,继续反复和太子辩论。斡离不发狠道:你现在不拜,日后恐怕再想拜也拜不成了!说完,挥手让金兵把傅察押到一边去。?

  傅察知道自己难免一死,就对他的随从侯彦等人说:“我决不屈服,必死无疑,然而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知道我死了必然大悲大戚,伤心不已。若是尔等有幸逃生,请记住我一句话,告诉我的亲人,让他们知道我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请他们节哀保身。”随从们听了都大哭起来。从这天开始,金兵隔离了傅察和其随从的住所,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斡离不从坚贞不屈的傅察口中什么情报也没得到,便于宣和七年十二月七日残忍地杀害了这位民族英雄。傅察就义时,年仅三十七岁。几天后,傅察的尸体被打了胜仗的守将武汉英找到。傅察的遗骨被宋兵沙立背着,准备送往东京,但沙立到涿州又被金兵捉住囚禁起来。一天,沙立乘看守松懈,挖墙逃脱,才把傅察的遗骨交给了他的家人。傅察的遗体被安葬在今福建晋江县的太平岭上。?(返回目录)

?

  兴利除弊卫哲治?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固然不少,勤政为民的清官也不乏其人。清代前期的卫哲治就是一位出身贫寒,勤政爱民的清官。他从科举入仕代理知县开始,以民为本,兴利除弊,受到百姓拥戴,得到皇帝赏识,步步擢升,官至尚书,不但名垂史册,在其家乡济源至今仍有口碑相传。?

  卫哲治(17021755),字我愚,号鉴真,自幼酷爱读书,善为文辞。雍正八年(1730年),二十八岁的卫哲治以廪膳生科试第一拔贡太学,后又以廷试太学贡生列优等,被派到江南试用。?


《济源县志》中关于卫哲治的记载


  乾隆七年冬,卫哲治调任海州(今江苏东海县)知州。时值海州饥荒,他救济了二十万灾民,连流浪到此的许多山东灾民也得到了救助。卫哲治为官清廉,铁面无私,不畏权贵,除暴安良。在当地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故事:当地富豪洪发云是一个和尚,凭借他与乾隆的亲戚关系,勾结官员称霸乡里,无恶不作。卫哲治决心除暴安良,他将洪的罪恶逐一列举上报朝廷,并奏请处决这一恶霸。半个月后,卫哲治被召进京,他又向皇上奏请此事,乾隆心里不耐烦地说:“此事我知道了,洪发云是出家之人,罢了罢了。”卫听后起初心里一凉,转而计上心来,他不动声色地回到海州,传令将洪发云用两条健牛套上铁耙耙死。海州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是卫哲治巧用同音异意的“罢了”和“耙了”,故意将乾隆的“不了了之”的意思曲解成“耙了”,巧妙处死恶僧为民除害。?


《济源县志》中关于卫哲治拯救灾民的记载


  乾隆十年,卫升任淮安知府。他刚到任,就遇上河决陈家堡,无数百姓房屋、财产被大水冲走,哭声、喊声、求救声绵延数百里。卫哲治立即派遣小船数百艘,满载着食品,顶风涉浪前往救助灾民。他自己还冒着风险,亲自到受灾最重的地方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有一次,卫哲治陪同上级所派官员巡查灾情。在一个村庄,看到满街百姓手捧香火前来跪迎,将街巷堵得水泄不通,“使者以为迎己也,辞之令退。众声应曰:‘卫公救我,故来致谢。’如果没有卫公,我们早就喂鱼鳖了。”后来山东受灾,卫哲治又捐出自己的俸禄,并在社会上募捐,一方面临时修建了许多草屋供难民居住,另一方面为难民供粥供药供衣。后来,乾隆又调卫到台儿庄等地赈灾,因其赈灾有方,功绩卓著,干了几个月就被提拔为布政使。?

  乾隆十四年(1749年),卫哲治升任安徽巡抚。十六年,乾隆首次南巡,在行宫见到前来迎驾的卫哲治,对他赏赐甚厚,并御书“化洽皖江”四个大字,其意是让他代表朝廷造福皖江百姓。同年,卫因母亲病故,离任返家服孝。?

  关于卫哲治的生平轶事,在济源流传颇多。据历代相传,堽头村是卫的岳丈家。其岳丈姓张(今堽头村张仍是大姓),家富有,人称张员外。张家有女,聪慧娴淑,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张家女本来许配相邻的赵礼庄一大户人家,谁知出嫁那天,张女上了花轿就熟睡不醒,并溺于轿中。新郎家觉得太没面子,就将新媳妇送回了娘家。此事在三里五村一时传为笑谈,张家女的婚事也就耽搁下来。一日,村里来了一名替人写信糊口的书生,不但文章写得好,出口成章,而且相貌堂堂。重返闺房的张家女经人撮合,就和这位穷书生结了婚。这个书生就是卫哲治,本地南堰头村人。张家富有钱财,卫哲治不再为生计所困,刻苦攻读,雍正八年进京赶考,一举成名。?

  卫哲治乾隆年间调至京城时,也有一段轶事:皇上知人善任,对卫哲治宠爱有加,并和卫哲治云诗答对。皇上先出一联:山清水清大清。卫对答:君乐臣乐民乐。皇上又出一联:君乐臣乐黎民百姓万年太平。卫对:山清水清真龙天子一统江山。乾隆龙颜大悦,对卫哲治更加信任。?

  在堽头村,至今还流传着卫哲治为民除霸的故事。某年七月,卫哲治携夫人回乡祭祖,到堽头岳丈家探亲,听说村里两年前来了一恶棍,姓桃,仗着和本地县令是亲戚,在村里为非作歹。一民妇找卫哲治哭诉道:她的儿子早些天在大街上玩耍,被姓桃的骑马踏死。她告到县衙,县太爷不但不惩处罪犯,反倒说她教子无方,被赶出衙门。卫哲治一听十分气愤,但自己是回乡省亲,又不是河南的地方官,不便直接处理。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专程赶到离家数十里的怀庆府衙,击鼓喊冤。知府听说是卫哲治来申冤告状,岂敢怠慢,随即让济源县令将姓桃的恶棍绳之以法。?(返回目录)

  

是是非非说妲己?

妲己像


  提起苏妲己,国人都知道。她是3000年前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帝辛(纣王)的宠妃,也是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赞其美艳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斥其恶行,甚至把商王朝灭亡的原因全加在这个女人头上。所以形成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自然缘于古代文字,或者说很大程度上缘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直到20世纪末,有些考古学家通过对殷商遗址出土文物进行研究以后,才提出了一些关于评估妲己其人的新观点。?

  据史书记载,妲己为“有苏氏女”而根据《辞海》中的解释:“苏,古国名,又称有苏氏,己姓,在今河南济源东北。”?

  关于苏妲己的生卒时间无从考证。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帝辛(即纣王)在位的第四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因为有苏部落叛变,帝辛派大军讨伐,有苏部落抵挡不住,酋长只好把自己的女儿苏妲己献给纣王乞和。纣王带着战利品妲己凯旋归朝时,他已是六十来岁的人了。?

  周武王在《尚书》中开列的纣王六条罪状中第四条,说纣王“惟妇人之言是听”,就是对妲己的话言听计从,根据这一条罪状,纣王的许多孬点子皆出于妲己,妲己因此成了助纣为虐的元凶,落下千古坏名声。然而从当时的社会习俗看,加给妲己的这项恶名并不切合实际,因为商人颇为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确切记载,连纣王去何方打猎,都要由官员卜卦决定,可见妲己能够影响纣王决策、行为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况且妲己和纣王一块生活仅一年时间,对于妲己,纣王怎么会言听计从,留下那么多孽帐?倘若妲己被纣王庞幸有加,何以妲己的族人始终就没有得势呢?所之,妲己之黑之恶有可能是与商纣有仇有怨的周人或后世小说家刻意描画的。这一点,就连《封神演义》的作者都感到,硬把殷商灭亡的罪名强加在只和纣王生活了一年、且对纣王伐苏肯定有遗恨的妲己身上,实在是匪夷所思。于是只好设计了妲己在被父王护送前往朝歌的途中,由狐狸精附身而成为妖妇,用狐狸精来取代苏妲己本人,去乱殷毁商的情节。?

  千古蒙冤的后宫嫔妃,妲己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就有夏桀的妃子妹喜,后人也把夏亡国的原因加在了妹喜身上。夏、商、西周的灭亡,由三个女人——妹喜、妲己和褒姒来承担责任,当“替罪羊”。朝代的更替是经济实力和人心向背的较量。在生产力极为低下,女人经济地位极为低下而夫权势力正盛的封建社会早期,女人是不可能操纵朝纲,决定兴衰的,欧阳修有句诗“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权位极重的“男王”们谁会与“玉颜”们筹划国事??

  尽管妲己千古蒙羞,被丑化为蛇蝎心肠的女人,但至今人们仍把她列为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之首。可以想象:在3000多年前,刚刚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牧生产方式过渡的人类,在粮草丰足的太行之阳、济水之滨,有苏国苏护的家里,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眉清目秀,羞花闭月,无忧无虑,天真活泼,她奔跑玩耍于王屋山间、济水河畔,是多么地令人羡慕赞叹!而随后的家族遭难,她又被迫于无奈的父亲送给仇人帝辛,嫁给一个年过花甲的浑老头子。她哭泣,她反抗,她屈怨,可为了族人的平安,为了部落免遭涂炭,她只能泪干情不愿,悲哉妲己,冤哉妲己!?(返回目录)

  ??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