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 时间:2023-01-30

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二三年一月七日在济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188体育_188体育平台_市长 庄建球

1月7日,市长庄建球在济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 李楠 原震宇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带来的多重压力与挑战,我们坚持以188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市人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破局突围,埋头苦干、承压奋进,解决了一些难事、办成了一些实事、推动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要事,济源高质量发展理念一新、事业一新、局面一新。

——这一年,我们同心向党迎盛会,聚力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召指引下,我们信心满怀、欢欣鼓舞,坚定决心、同心同德,扬帆奋进在更加宽阔、更加壮丽的幸福征程上。

——这一年,我们聚焦疫情要防住,倾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落细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要求。面对下半年多轮周边突发疫情冲击,因时因势精准调整防控策略,政府主导抓保供、畅通物流稳生产、保障民生促稳定,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大规模疫情底线,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全市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这一年,我们致力经济要稳住,全力实现了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快速落实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打好“1+1+8”政策“组合拳”,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初步预计,生产总值迈上800亿元台阶、达到835亿元、增长4.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8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84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9元、增长7%。

——这一年,我们坚持发展要安全,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筑牢安全稳定防线。果断有力、妥善处置多次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确保了大灾之下“零伤亡”。深入推进人员密集场所、城镇燃气、经营性自建房等多个领域大排查大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66.7%、77.8%,形势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安保工作,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居全省八个重点城市首位。严防返贫、生态、金融等重大风险,为济源发展创造了安全安定环境。

一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持续抓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健全日调度、周通报、月排名、季考评、定期观摩和实地督导核查制度,开展“三个一批”活动4期,新增项目163个。纳米材料产业园、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投资40亿元的5G终端精密制造项目成功签约,投资17亿元的金利铅基多金属固废综合利用、投资25亿元的恒通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项目竣工投产,投资20亿元的低碳短流程新能源汽车及船舶用高纯锌、投资32亿元的万洋锌基材料等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10亿元的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投资50亿元的人民数据济源数据中心、投资18亿元的国家煤炭储备基地等一批利当前管长远项目进入前期准备。

全力保企业运行。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扎实做好双线嵌合,主动靠前服务助企纾困,373家企业、109个项目列入“四保”白名单。落实留抵退税、社保纾困、租金减免等一揽子政策资金近15亿元,兑付惠企扶持资金2.4亿元,发放涉企贷款340亿元,稳住了市场预期、稳定了企业生产。制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8项措施,新增市场主体2.76万户、增长112.3%,居全省第1位,总量突破10万户,新增“四上”企业86家。强化要素保障,发行专项债27.8亿元,规模增长近一倍,争取各类金融贷款项目87个。完成土地收储3537亩,保障用地9680亩。创新开展“盘活一批”,盘活项目249个、闲置厂房91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3万余亩。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35亿元、增长16.6%,贷款余额560.3亿元、增长31.3%,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着力促消费回暖。发放消费券和购车补贴2494万元,带动消费5.6亿元。大力发展电商直播,举办“好物卖全国”系列活动,激活网络消费市场,电商零售总额7.6亿元。积极促进文旅消费复苏,全年接待游客4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房地产销售面积55.1万平方米,实现了房地产市场遇冷大环境下的“小气候”。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欧班列开行36个专列,港口班列开行150个专列,运送货物46.5万吨,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30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89.4亿元、增长3.1%。

(二)产业转型蹄疾步稳

“322”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有色金属成为188体育平台:首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特种钢跻身中国优特钢第一阵容,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新增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重点培育头雁企业4家,新增省质量标杆企业3家、智能工厂(车间)6家。

实体经济根基稳固。深入实施“三大改造”,技改投资完成53.1亿元、增长140%。豫光有色冶炼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省级认定,“5G+智慧钢铁”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济源钢铁、金利金铅、万洋绿色能源创建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济源钢铁、金马能源入选省行业领军型优秀民营企业,济世药业入选省成长创新型优秀民营企业。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科研机构倍增专项行动,济源市科学院、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相继布局济源,纳米材料中试基地成为省首批8家中试基地之一,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研究院获批省第二批产业研究院,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总数达到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30亿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数字确权认证中心。

特色农业高质高效。集中要素育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加快培育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面完成水毁农田恢复重建,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6.6万亩,总产24.46万吨、增长1.7%,实现“十六连丰”。实施蔬菜种业振兴行动,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蔬菜制种面积达到3.65万亩,获批创建蔬菜种子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获批全省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市推进试点,新增国家农业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1家、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省知名农业品牌4个。

(三)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功能更为完善。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23.99平方公里。东区建设稳步推进,引黄调蓄工程基本完工,产教融合园区、农村教师保障房等项目加快实施。完成19条超期服役道路改造提升,黄河大道西延、致远街东延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3条。新改建“两气一水”、雨污分流管网80公里,完成288亩城市空闲地生态修复,提升城市公园游园4个,开展城市积水点治理5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个,大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现红色物业管理全覆盖。智慧城市数据中枢平台建成投用,成功创建省“公交优先”示范市,群众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适。

交通互联持续提升。沿太行高速济源至焦作段、沿太行高速西延、沿黄高速、济源至新安高速等4条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高速公路加快推进,G327济沁界至堽头段主体基本完工,S310吉利界至蓼坞段、S308西二环至九里沟段全线通车。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工程开工在即,济源“高铁时代”即将来临,济源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梦”终将照进现实。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过筛子清盘子强底子”整改行动,“一户一策”落实帮扶措施,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20950元、增长17.9%,实现了“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抓住国家大兴水利机遇,除险加固水库4座,修复水毁工程113项,蟒河口水库等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启动乱石水库、清虚水库、五龙口水库前期设计。实施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0个,建设“四好农村路”129.8公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被确定为省财政支持美丽乡村重点县,新建乡村休闲旅游村庄23个,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乡村旅游特色村7个、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个,打造首批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1条。成功举办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交流会,济源乡村治理经验全国推广、走进全国乡村振兴课堂。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推进。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完成营造林5.25万亩,义务植树150万株,新增乡村绿化面积2000余亩,打造沿黄干流森林特色小镇2个、森林乡村“示范村”5个,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验收。治理修复废弃矿山26处,综合治理面积73平方公里。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优良天数214天。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8个国省控断面、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率100%。加强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济源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点改革纵深拓展。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加快推进,镇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获省调整批复,成为济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主阵地。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挂牌成立,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服务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豫光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运营集团、创新科技集团、现代物流集团成功组建,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基本完成。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企业上市办公室,创新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新兴战略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风险缓释基金,总规模达到82亿元。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外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港资、台资、日韩、世界500强四个外资专班,引进华润电力、河南金港高科等重大外资企业。多维联动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网络招商,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评察落地会商、问题交办、现场核查、督导问效机制,举办网络视频招商活动16次,累计签约项目142个,总投资779.4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7.7亿元、增长3.5%,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00万美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事项拓展至50个。围绕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打通“证照联办”路径,实现企业“准入即准营”,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次办结、零费用、零跑腿”全省推广。将11月1日设立为“济源企业家日”,不断增强在济企业家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定期开展企业家恳谈会、助企干部“大走访”、营商环境满意度测评等集中攻坚活动,有效回应企业需求,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建立“指标长”制度,系统推进数据信息共享、线上平台建设、行政审批优减、政策落地直达等核心工作,带动整体环境加快提升,全力打好营商环境指标评价翻身仗。

(五)民生福祉加快改善

就业创业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46万人,高技能人才1.34万人。精准实施岗位开发援助安置,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92场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35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03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2492人。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扶持创业1964人。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精准推进参保扩面,企业在职职工综合参保率居全省第1位,累计发放三项社保待遇21.78亿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610元、630元、9828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加148元。中医院二期、妇女儿童医院投入使用,二院综合病房楼、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精神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实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84元。富士花园二期保障安居工程顺利推进,优先保障困难家庭385户,分配人才住房105套。

各项事业加快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双减”政策全面落实,8万余名学生受益。实施北海第一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改扩建等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620个。卢仝学校建成投用,济水一中改扩建、济源一中附中加快推进,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87套。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持续提高,分别达到26.2%、63.2%。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白银首饰创意设计大赛。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八五”普法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创建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1个,成为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示范区党工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58件、政协提案159件,满意率100%。深化常态常效府院联动,全力建设法治政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和民生项目监管。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回应办理“12345”便民热线29.7万件,办结率99.7%。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大干快上、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正在形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助力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深化双拥共建,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落实老干部政策待遇,帮助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工商联、工会、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统计调查、对台、档案、史志、气象、地震、人防、援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抗击疫情冲在一线、勇战病魔的“大白天使”,不会忘记那些为城市运行忙碌付出、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人、消防战士、快递小哥、农民工朋友,不会忘记为这座城市作出贡献的每一名市民、志愿者、工作者。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济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关心支持济源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朋友们,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回想过去的一年,最深刻的体会是:党的领导是核心。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入学习领会188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听党中央指挥、向党中央看齐,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人民至上是根本。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群众路线,探索富民之路,寻求富民之策,解好“急难愁盼”题,办好“烦心揪心”事,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高质量发展是主题。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放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质量、消费升级、投资结构变革,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团结奋斗是保障。牢牢把握团结奋斗时代要求,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发展的“上升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作为经济“压舱石”的传统产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更为明显。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尚未形成稳定经济增长点。三年疫情对线下实体经济冲击较大,特别是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行业运行艰难。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存在困难,营商环境与广大市场主体的要求相比仍有不足。民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部分干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专业能力、攻坚能力、斗争能力仍需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实干中改进、在发展中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五大政策”持续加力,“四敢环境”释放活力,市场信心必将有力提振,宏观经济必将整体好转。只要我们顺应大势、发挥优势,乘势而上、排难而进,就一定能够迎来济源发展新的春天!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188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188体育平台: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七个方面作示范”要求,围绕“创新引领、跨越发展”主题,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奋力谱写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指标完成省定任务。实现这些工作目标虽有难度,但是我们充满信心、满怀决心。

做好今年工作,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首要政治任务,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济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项目建设,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提速推进建项目。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以“双十工程”为抓手,重点推进150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以上。开展以“冬比储备、春比开工、夏比进度、秋比成果、全年比质效”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大力提升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盘活一批”,盘活项目90个以上、闲置土地8400亩以上、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

主动作为引项目。聚焦“322”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深化以商招商、联动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产业链链主2家以上,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20亿元以上项目7个以上,各开发区落地“延链补链强链”项目5个以上。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模式,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30个以上、到位资金260亿元以上,确保“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不少于90个、投资规模不低于500亿元。

科学谋划争项目。吃透中央和省政策导向、产业导向、投资导向,抢抓政策机遇、聚焦关键领域,做实做优做准项目库,谋准谋实谋好一批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生态文明、能源革命等领域项目,力争再谋划开工项目和前期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主动与省直厅局衔接,千方百计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示范,形成一批能进入国家和省大盘子、能实实在在抓在手上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亿元以上、专项债资金40亿元以上。

(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设立科学技术专利奖,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以上。围绕“4+6+N”产业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力争攻克产业技术难题1个以上,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个。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建强济源科技大市场,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高新区创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培育壮大创新力量。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军作用,加快推进科研机构提质倍增。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谋划组建碳捕集研究院、临氢材料研究中心,创建省产业研究院1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市级创新平台20家以上。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瞪羚”企业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培育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创新龙头企业1家。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积极对接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深入开展“双招双引”,探索多元化柔性引才模式,引进培育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5个以上、各领域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加大本土人才挖掘培育力度,建立乡贤人才档案,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留济回济。实施人力资源品牌培育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1.2万人。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三)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提升主导产业集群能级。突出龙头企业牵引、链条集群带动、基础资源支撑、公共服务配套,推动有色金属、钢产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及纳米材料等主导产业朝着更优更强转型升级。重点抓好纳米初创孵化园三期、豫光1万吨铜箔、济钢装备大型化改造、金利低碳短流程新能源汽车及船舶用高纯锌、金马捣固焦炉大型化改造、金源化工苯加氢等项目,开工建设万洋高性能铜箔、鸿辛橡胶等新材料项目,布局实施氢能产业园、军品加工产业园,加快打造全国全省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国内首家可降解材料产业园,推动济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转变。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加快推进5G终端精密制造、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豫光绿色有色冶金与新材料中心、科创岛等项目建设,完成智慧岛全省首批挂牌。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发挥双千兆城市优势,打造5G数字经济产业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实施博纽强碳捕集工程、百度智能云人工智能基地等项目,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个数、产品增长50%以上。

狠抓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三大改造”,抓好济钢装备大型化改造二期、豫光再生铅短流程绿色低碳优化升级等40个重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实现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0%以上。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省智能标杆企业1家、智能工厂(车间)3个。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培育省级以上质量标杆企业2家。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企业双培育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8项措施,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推动市场主体倍增提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以上、总量超过12万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注重“以大带小、以小育强”,在存量中挖掘增量,新增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家、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铸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精通现代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大力发展高品质服务业。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王屋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动王屋第一洞天、那些年小镇、济水源文旅开发等康养医养旅游项目落地,打造一批新业态文旅项目,举办“第二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国际白银文化节”等活动,叫响“愚公故里·中国银都”品牌。完善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组建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推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打造2个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南部物流园区,争创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出台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中浩智运物流平台、协力钢产品供应链平台、白银城直播带货平台等发展壮大。

(四)坚定不移促进城乡融合,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枢纽功能。推动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全面开工,让项目建设跑出“高铁速度”。加快沿太行高速西延、沿太行高速济源至焦作段、济源至新安高速、沿黄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三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开工建设济洛快速通道,推动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城市快速路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客运南站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省旅游公路示范市。启动东三环、荆浩路等12条道路建设,改造提升12条超期服役道路,打通13条断头路。启动人民数据济源数据中心项目,打造“东数西算”重要节点城市。

快速推进城市更新。开展东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提升路网、绿化、管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人民医院东院区、产教融合园区、城市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工改造28个老旧小区,启动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整治提升48条背街小巷,在5个街道办事处各打造1条特色示范街区。完成富士花园三期公租房建设,开工建设高新区保租房、玉泉花园保租房,实施切坡建房群众安置工程。新增“两气一水”管网31公里、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开展道路绿化、立体绿化、防灾避险绿地专项提升,完善“城市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体系,新建社区公园(口袋公园)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40%以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探索建设绿色低碳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申报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试点。

强化城市高效管理。持续开展城市“四治”、城市清洁行动,规范各类“城市家具”式样、色彩、标准,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低碳智慧城市。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新增停车位3000个,申报省级智慧社区1家。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依法治理能力。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向上的社会氛围。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省级产业强镇1个。深入实施蔬菜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育苗大棚、水利灌溉等配套设施,建成全国首家洋葱杂交育种分子实验室,新增蔬菜制种面积1.2万亩。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竹园沟万头奶牛场、肉兔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级蛋鸡育种基地等项目建设,新增奶牛1万头以上、肉牛2000头以上,培育智慧牧场1个。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抓好“百村示范”工程,争创省乡村建设示范市。挖掘“一村一品”“一地一韵”特色文化,扩大“济源人家”“济源优品”品牌影响力,新建乡村休闲旅游村庄10个,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老旧发黑墙体”等集中整治行动,实现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7%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以上、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及终端普及率60%以上,创建市级以上幸福河湖12条,建设市级美丽乡村路4条。

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扩大土地承包、集体产权、乡村治理等试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力争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占比90%以上。全力盘活村集体闲置和低效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省“数字乡村”示范市创建,拓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数字乡村运营服务中心功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致贫,逐步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持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完成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下放一批项目规划许可事项,建立亩均投入产出综合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资本运营集团评级及发债,完成豫光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作用,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深度和广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管,推动交易平台和联合惩戒平台信息共享。

更高水平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组团参加进博会、跨境电商大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高能级经贸活动。申建河南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综合保税区,做大做强“加工贸易产业一园两区”,打造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标杆园区。帮助企业抢抓外贸市场,申建机械基础件、珠宝首饰、有色金属材料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创省服务外包产业园。巩固扩大济俄班列进口业务,争取开通中欧班列济源延长线。新增进出口实绩外贸主体10家以上,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400万美元。主动融入郑州“1+8”都市圈,推动洛济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支持高新区、经开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提升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体系,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落实企业投资项目代办帮办机制,大力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进联合“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做到“监管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活动,加快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加强企业投诉举报事项办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好首个“企业家日”系列活动,营造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构建清清爽爽、清清白白的“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发展,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七)坚定不移改善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抓好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实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行“林长制”,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完成营造林4.3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5.58%以上,打造沿黄生态保育带、北部太行生态屏障区、东部农田林网防护区、南部经济林涵养区,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双碳战略,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国能济源热电机组关停、砖瓦行业整合升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等重点减排项目,组织重点用能单位进入用能权交易市场。一体推进“减煤、增气、强新、引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因地制宜布局风光水电。倡导绿色生活新风,推动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细胞”建设,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加强黄河保护治理。协同抓好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提升黄河济源段治理标准,探索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完成黄河三峡济源段湿地生态修复18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6.88%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保障母亲河健康安澜。

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降低5%、1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提标改造第一污水处理厂,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确保地表水考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水体。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涉重金属企业等污染治理,实施9个污染地块风险评估、盘溪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底泥治理等重点项目,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级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

(八)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特困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00人。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持续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支持和规范电商从业者、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2万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80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支付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住转移性收入,增加财产性、经营性收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殷实的生活。

全力兜牢民生保障。推进中小微企业、新就业形态参保扩面,企业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1万人、30.6万人、14万人、16.5万人。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范围,DRG付费医疗机构病种入组率90%以上。补齐公办养老机构短板,鼓励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更加关注“一老一小”群体,全力保障低保、特困、优抚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和权益保护。加快问题楼盘化解攻坚,保障好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公租房住房需求。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全面抓好“米袋子”“菜篮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实验幼儿园改扩建、第一幼儿园重建,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以上,力争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完成济源一中附中、济水一中改扩建项目,启动济源四中迁建和高新学校建设,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打造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推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升本”,支持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申办产业学院。筹备举办2023年射箭亚洲杯世界排名赛、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黄河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高端赛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城市名片。

推进健康济源建设。加快推进人民医院三甲医院、二院二甲医院以及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完成肿瘤医院病房楼、托育服务管理中心改造。做实紧密型医共体,新增社区医院4所,实现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全覆盖。加强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改造1所亚(准)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诊室)数量达到80个以上,改造100张可转化重症监护病床。重点关注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重症患者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关注农村和偏远地区,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群众购药需求,做好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确保顺利渡过流行期。加强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实现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平稳转段,牢牢担负起人民政府对人民生命健康应尽的责任!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网上信访制度改革,探索“人民调解+仲裁+信访”“警格+网格”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健全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抓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工作。持续开展非法集资、网络借贷等问题专项整治,营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态。完善落实府院联动机制,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坚决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让群众吃得更放心、用药更安全。

各位代表,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市政府聚焦群众关切期盼,遴选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大会,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决。我们将坚持目标化、清单化、项目化,努力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

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扎实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动外事、侨务、对台、史志、档案、文物、气象、水文、地震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要以“赶考”的清醒和自觉,筑牢信仰之基,保持战略定力,凝聚磅礴力量,蓄势新起点,续写新辉煌!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使命在肩,唯有实干。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治理能力、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济源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一)要在忠诚担当中坚定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做188体育平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推动188体育平台: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济源落地落实。坚持守正创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把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体现到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二)要在为民造福中践行宗旨意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凡事以人民利益为先、以群众期盼为念、以民生福祉为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建设更好的医院、学校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地,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进步。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常态化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要在依法行政中彰显公平正义。依法依规履职用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让政府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要在带头实干中树立良好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以“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的决心,带头大兴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之风,坚决反对推诿扯皮、无所作为;大兴敢为人先、竞相奋进之风,坚决反对四平八稳、不思进取;大兴说到做好、重信守诺之风,坚决反对耍嘴皮子、华而不实;大兴不避艰险、敢于斗争之风,坚决反对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以“钉钉子”精神埋头干实事、钻透抓落实,让实干担当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质。

(五)要在自我革命中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清廉济源政治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审计监督,严管重点领域,扎牢制度笼子,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始终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计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勤勉为政、严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事创业队伍。

各位代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188体育平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市委的领导下,向最好者学习、与最强者比拼、跟最快者赛跑,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