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小作业 大数据” 赋能精准教学——济源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评价改革工作
来源:济源日报 作者:王会 通讯员 翟飞 苗艳利 时间:2023-02-28 10:42

日前,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评价工作现场会在济源召开,济源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余维民代表济源示范区做《“小作业 大数据”赋能精准教学》作业评价改革经验交流。参会人员还到济源实验小学、玉川路小学、济水西关学校、太行路学校等4所学校进行了现场观摩,并就作业的目的与功能、内容与形式、评价与管理、作业优化与增效减负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作业,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济源坚持把“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作业评价改革减负提质增效”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持续探索“加减乘除”作业改革新路径,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 2022 年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改革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济源把“‘小作业 大数据’赋能精准教学”作为重点工作,全域推进省发展中心基于课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性作业》试用工作,依托基础性作业评价平台,引导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学情、诊断问题、改进教学,帮助学校精细管理,促进教研部门监测学业质量,开展实证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级联动

协同推进基础性作业试用工作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按照“省级统筹规划-市级有序推进-镇级督导落实-校级扎实落地”四级联动的工作思路,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改革先行先试工作。

为做好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改革工作,济源认真落实省发展中心“一年起步 两年见效 三年铺开”的发展规划。2021年9月,确定3个实验校和2个学科先行先试,开展作业评价试点工作。2021年12月23日,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评价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济源实验小学召开,重点研讨如何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评价,以及对基础性作业的内涵、设计等问题进行探索。2022年3月,济源被确定为“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改革示范区”。2022年8月,省教育办公厅发文推广济源运用义务教育基础作业评价平台赋能作业减负提质的典型做法。在省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济源全域推进基础性作业试用工作,进一步探索基于数据支撑的作业评价改革。

河南义务教育基础作业评价平台(以下简称评价平台),利用台灯终端扫描仪动态采集学生每日作业学情,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专属错题集、学情分析报告等,旨在不改变学生作业习惯和教师批改习惯的前提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教师工作量。这可以精准指导教学,在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评价改革,硬件设备必不可少。2021年6月11日,教育部门拨付专项经费200余万元,为全市3至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配置1200余套智能台灯和平板电脑,为作业评价改革提供了硬件保障。

2022年8月16日、18日、20日,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性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培训会以直播方式召开,来自济源各小学的业务校长、专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学习。通过培训,大家对基础性作业的育人价值和整体设计有了思想上的认同,了解了基础性作业设计编写的特色与优势。

2022年9月2日,济源组织召开义务教育作业评价改革推进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并做好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性作业》试用工作,分市级、镇级有序推进教育数字化行动,依托评价平台落实“双减”提质增效,让学生都能用好高质量的基础性作业。新华书店积极配合,将基础性作业以最快的速度发放到学生手中,全力支持作业评价改革工作。

强化技术培训,确保平台运用。2022年9月8日,济源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与省评价平台技术人员对接,协助完成数据采集和学校网络调研;2022年9月13日,技术员分组入校现场演示并指导教师进行作业批改上传;2022年9月27日后,通过视频培训,在学校微信群内答疑解惑,帮助教师及时解决评价平台使用的问题。

镇级有序推进,校级扎实落地。各市直学校、中心校高度重视,召开作业评价改革专题会议,制定基础性作业管理制度,把基础性作业使用情况作为常规考核的重点,定期督导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序推进基础性作业的试用工作。各基层学校更新网络和相关设备,保障了学校办公室5G网络全覆盖,为评价平台的使用提供了硬件保障。教研组把基础性作业的有效使用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把基础性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数据使用纳入教学常规考核,并借助评价平台探索教学精细化管理、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精准学业质量检测工作。

专业引领

助力基础性作业有效使用

基础性作业是河南省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基于课程标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要求而设计的高质量作业。它具有题型多样,匹配教材;题量适中,考察全面;注重基础,巩固双基;注重素养,关注过程;创设情境,落实育人;搭建支架,指导学法等六大优点。为了用好高质量基础性作业,推动“双减”提质增效,教育部门坚持专业引领,加强作业视导,加大作业研究,助力基础性作业有效使用。

教育部门把“基础性作业”列入“131”教学视导工作重点,坚持每周开展教学视导、每月开展区域调研、每学期开展作业展评,通过抽查基础性作业,了解使用情况。同时,充分利用评价平台的大数据精准分析学情,诊断问题改进教学,实现精准教学和作业提质增效的目的。

在使用过程中,教育部门启动了“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引领教师开展基于课标的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组织市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建立高质量的作业案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作为小学语文团队的一员,济水宣化学校教师李小娟有幸参与了省教研室组织的三年级语文作业的编写。经历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的编写过程后,她对这套作业倍感珍惜。

记者从李小娟口中了解到,济源小学语文团队于2022年6月对基础性作业进行了专题研讨,同年8月线上参与了省教研室组织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培训”,同年9月开始使用基础性作业。“作业的使用与设计同样重要,要将作业融入教学,服务学生的学,思考如何运用才能‘轻负高质’。”李小娟感受颇深。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济源小学语文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使用基础性作业的“两个避免”和“两个做到”。两个避免:避免“简单粗暴”,例如直接说“下面我们做第几题”,这样会削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避免在作业和课本之间频繁切换,影响教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两个做到:做到自然嵌入,不突兀,有设计感;做到灵活运用,或拆解,或整合,或改编,变式使用,达到作业与教学相辅相成。

为了有效推行基础性作业,济源实验小学建立“教师试做”机制,规定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杜绝随意布置作业的行为,确保作业难度适宜,数量适中,且具有针对性;规范作业书写与批改,要求学生作业书写规范整洁,教师要全批全改,利用等级评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及时上传与分析反馈,语文、英语作业每周上传1至2次,数学作业每周上传不少于3次,任教多个班级的选择其中一个班进行上传,每周五上午学校对上传情况进行通报和督促。要求教师根据评价平台的反馈数据对学生作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归纳学生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分析致错原因,及时进行反馈讲评,把作业讲评作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今,评价平台增加了新的功能,学生或家长可以自行登录平台下载个人“错题集”,让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

数据赋能

探索实践教学研评一体化

大数据的兴起,将数据价值推向了新的高度。自评价平台入驻以来,不少学校将基础性作业的研读和使用贯穿于备课、预习、上课、作业、教研、评价的各个环节中,依托评价平台数据分析,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助推济源教育数字化转型,努力推进基于作业评价的教学研评一体化。

——促进师生精准教和学

早在2021年下半年,济源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英语教师就参与了全省的第一轮作业评价改革实验。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数学教师范小枫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作业书写更规范了,教学更为精准了。如今,她每周至少3次使用评价平台,上传学生数学作业。

济源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余维民介绍,示范区精减作业种类和数量,全域使用基础性作业,解决了教师日常作业设计的难题,同时采用“数智台灯”动态采集学生作业数据,即时生成学情报告和班级高频错题,辅助教师精准备课,共性错题集中讲解,个别错题单独辅导,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告别“题海战术”,利用评价平台推送的个性化错题、微课讲解等,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构建学校精细教和管

评价平台为学校提供个人、班级、年级、学校的可视化报告等,做到作业数据可视化、评价智能化、反馈精准化。学校建构了基于数据支撑的作业管理新路径,即“基于课标教学-精选基础作业-批改上传平台-学校查看数据-教学量化评价-诊断教学问题-研讨改进教学”,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实现作业总量可管可控,作业质量一目了然。

东湖小学赵紫豪老师基于课标的教学,把作业和课后习题作为课中评价任务,压缩教师讲的时间,把更多“做”和“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作业和课堂的双向提质。

太行路学校运用评价平台强大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及时统计作业数据,检测每个学科、班级、教师的作业上传次数、平均作业时长、班级排名、学生作业评价等数据,对于没有按时上传作业、作业用时过长(或过短)等问题及时反馈纠偏。上学期,该校学生单科作业的完成时间控制在“三、四年级10至15分钟,五、六年级15至20分钟”,较好地落实了“双减”“作业管理”的具体要求。

马寨小学通过评价平台反馈的大数据,了解各学科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及时做好综合管理调控。教师通过数据进行“基于作业评价数据运用的教学改变”分析,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科学使用错题本,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助推区域精准教和研

教研员可以根据数据大屏实时监测各学校、各年级作业的时长、书写、质量等,开展基于实证的作业研讨和学科命题活动,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命题水平,助推区域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

“依托评价平台推进基础性作业使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不仅遵循教育规律,发挥了作业育人、学科育人的优势,还可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学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实现教师精准地教和学生精准地学。”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教育工委书记程盛表示,未来,期待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共同推进评价平台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性作业》的融合应用,以“小作业 大数据”赋能精准教学、大面积撬动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研评一体化,为构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发展体系交出新时代的答卷。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